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最忌/一時興起準備不周
擔任登山領隊的林明峪指出,台灣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屬於高山地形,海拔高度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就超過300座,但他提醒,民眾若要登高山,不能像背包客一時興起就出發,因為沒有充分的行前準備,就有很高的風險。
最憂/難預測的高山症
陽明大學副教授、台北榮總急診部兼任主治醫師高偉峰也表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報導,隨著交通工具的便捷,不論是汽車、直昇機或飛機都可載著男女老少進入高山,估計全世界每年有多達5至10億人次前往3,000公尺以上高山,但約有33%發生無法預測的高山症。
最怕/氣喘、心臟病發作
同樣在台灣,每年有許多人登山,卻因高山症、氣喘或心臟病發作而喪命的也大有人在。
他說,以過去北榮支援合歡山醫療隊的經驗,就曾發現有6成遊客有高山症,即使是較低的清境山區也有2成遊客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等症狀較輕的高山症。
留意/跌倒、墜落等意外
除了高山症外,登山客也有可能因跌倒或踩空而墜落等意外,發生骨折或肢體傷害,導致行動障礙,加上山區有毒蛇、野蜂,難免可能動物咬傷或昆蟲螯傷的情形,需要急救。
高偉峰強調,在山區野外,如果徒步往往需花數小時至數天才能獲得醫療救護,一旦遇到急症,若由陸路人力走路或加上救護車運送,加上可能的狀況如遇交通阻塞、道路不良或交通中段,病患的運送可能需更長的時間,因此勢必仰賴空中、地面緊急醫療救護系統。
莫忘/112緊急求救電話
林明峪則提醒,山友一旦在山區發生意外而需要求救時,即使手機無法與山下連絡,但仍可撥112緊急求救電話,屆時手機即可透過衛星定位系統與119取得連繫,只要不離開原地,獲救的機會甚高。
共識/切忌勿獨自脫隊
廿幾年前,登山客徐如林、也是登山前輩楊南郡的妻子,曾寫過一本「孤鷹行」,描述她在十幾個小時內來回「武陵四秀」的故事。但登山少有一人行,除了因受傷意外等不可掌握的因素之外,一定要聽從領隊的指揮,即使你的意見和大家不一樣,也要遵守討論的共識,不可獨自行動。
【2009/07/05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