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認為運動後吃東西會枉費努力運動的成果,或運動後吃東西容易變胖,因此不吃。但醫師指出,這是錯誤的觀念,如果運動後進食的時間、種類及份量適當,還有減脂效果。
奇美醫學中心一般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林逸峰表示,運動後因肌肉細胞經過消耗能量和收縮刺激,需進食一份均衡營養輕食來修補,才不會流失肌肉量,而讓基礎代謝率下降。
林逸峰指出,只要適當補充均衡營養,並不容易造成脂肪堆積。例如在運動後若能吃1個小餐包、無糖豆漿260cc、1根香蕉,就是不錯的選擇。
他說,運動後進食的重點在於「時間」、「種類」及「份量」。建議每次運動後1小時內進食,依循運動強度與時間來補充運動後黃金比例的飲食;也就是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約3比1、熱量約250至300大卡,可以協助增肌、提升基礎代謝、又可達到減脂效果。
💪更多健康推薦
‧夏天睡覺冷氣怎麼開?教授建議不要定時關機「吹整夜比較好」
‧七旬婦30年來「不出國、買特價品」存下千萬老本卻後悔了
‧80歲男體弱需攙扶「每天加吃5顆常見食物」一個月後大復活能自己走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