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大腸癌已是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不過一般人對腸癌篩檢仍漫不經心,台灣癌症基金會主辦「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找出279人有癌前病變的腸內瘜肉,15人發現癌症。
28歲的蔡承瑋說,以前最愛吃外食、炸雞,老嫌媽媽做的菜清淡,4年前爸爸於51歲因腸癌過世,才開始警覺。去年出現血便,雖然糞便潛血結果為陰性,但仍不放心,與媽媽及25歲的弟弟一起自費大腸鏡檢查,沒想到3人都發現瘜肉,弟弟還是較易癌變的腺瘤瘜肉,3人立即開刀切除,開始注意飲食,每周都會運動3、4天。
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是找出大腸瘜肉的重要工具,從去年10月至今年6月,超過1萬民眾報名基金會活動,參與糞便潛血篩檢,600位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279人成功追捕到瘜肉,也發現5位原位癌、10位大腸癌。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組長孔憲蘭表示,國內大腸癌人數逾1萬人,50到69歲應進行篩檢,國人糞便潛血篩檢中約4%到8%為陽性,93到97年,每年約20到30萬人參與篩檢,其中進一步做大腸鏡篩檢,57%出現腸內瘜肉,4%罹患腸癌。
孔憲蘭說,不少民眾以為糞便潛血篩檢陽性不重要,也恐懼進一步的大腸鏡,反而錯失了及早治療機會,提醒50歲以上民眾,可定期參與國健局提供糞便潛血檢查,今年將提供100萬個名額。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