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最愛找上誰?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大腸癌?

元氣周報

大腸全長約150至170公分,呈ㄇ字形,分為盲腸、結腸及直腸,然後到肛門,結腸又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
大腸全長約150至170公分,呈ㄇ字形,分為盲腸、結腸及直腸,然後到肛門,結腸又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
圖/ingimage

●諮詢對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君照、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周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腸胃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仰

國人的大腸癌危機

排行:106、107年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

發生原因:

1.和年紀有關:多數癌症發生,會隨年紀增長而增加,大腸直腸癌也不例外。

2.飲食習慣:經常攝取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物者。尤其嗜食大量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等)及加工食品(如香腸、熱狗、培根、火腿、肉乾等)者。2015年,隸屬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熱狗、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可能引發大腸直腸癌,紅肉則被列為第二級A類(2A類)致癌物。

3.遺傳:家中連續幾代有人罹患大腸癌者,腸癌機率大幅增加。包括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及家族腺瘤性息肉症,(FAP)等。

4.有炎性大腸病者(如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疾病):這類患者的腸道反覆發炎,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常見症狀: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腹脹、腹部摸到腫塊、貧血、體重減輕,但早期大腸癌幾乎完全沒有症狀。

各部位發生比率:升結腸30%、橫結腸10%、降結腸60%

息肉大小與大腸癌有關嗎?

大腸息肉依病理分類分為增生性息肉及腺性息肉,超過八成的大腸癌與腺性息肉有關。根據研究,息肉愈大,罹患大腸癌機會愈大。若息肉小於2公分,8~15%可能轉變為大腸癌,2及3公分以上者,成為大腸癌機率分別為14%~22%及21%~33%。

大腸癌篩檢工具比較<br />表/元氣周報
大腸癌篩檢工具比較
表/元氣周報

什麼人需要做大腸鏡?

●疑為大腸癌之上述症狀者。

●潰瘍性大腸炎患者。

●年紀大於50歲,大便潛血反應陽性者。

●曾經罹患大腸腺瘤、大腸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之患者。

●家族史有大腸癌、遺傳性多發性腺瘤、遺傳性非多發性腺瘤及大腸直腸癌。

如何預防大腸癌?

1.定期篩檢

50歲後應定期做大腸直腸癌篩檢,包括大腸鏡檢,目的是及早找到息肉,在尚未演化成癌症前摘除。

2.高纖飲食

減肉減油、多蔬少油不炸、減少肉類攝取,以雞、魚等白肉或豆類,取代豬和牛等紅肉。大腸構造比較適合多吃高纖蔬菜、水果、全榖類食物,可幫助腸道正常蠕動,讓排便順暢。

3.適量維生素攝取

研究發現,缺少鈣質、維他命A、C、E及礦物質硒,都會增加大腸癌罹患率。增加鈣質攝取、適度吃一些乳酸菌。

4.少喝酒

每天飲酒不超過一杯,飲酒對健康有正、反兩面影響,對於大腸癌來說,可能增加罹患機率。

5.不吸菸

不只大腸癌,吸菸增加所有癌症的風險。

6.多運動

每天至少做30分鐘體能活動,如步行、慢跑甚至跳舞,有助腸子蠕動。

7.保持理想體重

身體脂肪量過高者也是癌症的高危險群,宜保持適當體重。

大腸為你做了什麼?

大腸全長約150至170公分,呈ㄇ字形,分為盲腸、結腸及直腸,然後到肛門,結腸又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

吸收水分、電解質:小腸主要功能是養分吸收,食物變成液體狀的食糜後進入大腸,大腸負責水分及電解質吸收,並儲存糞便。大腸肌肉分成內環肌及外縱肌,同時收縮時,會形成袋狀結構,糞便就會逐步前進。

儲存糞便:食糜進入盲腸時,呈液體狀,進入升結腸的頂端時,已呈現半液態的糞便,到橫結腸時,糞便更進一步濃縮成粥狀,到降結腸及乙狀結腸時,糞便已是固態狀,到直腸時就是成形的糞便了。每天若有1,500ml食糜進入大腸,最後糞便排出時只剩下80ml到150ml。

食糜進入大腸後,要花8小時到15小時才能到達橫結腸。但正常人早餐後15分鐘會有便意,這是因為胃腸反射,腦部傳達指令,讓直腸收縮,以20公分為一段,將糞便強力往前推進,產生便意。

大腸示意圖<br />圖/元氣周報
大腸示意圖
圖/元氣周報

【2009/04/12 元氣周報】

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 大腸息肉 大腸癌篩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