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高危險群:30歲篩檢 低風險群:60歲篩檢
醫療走向個人客製化,國內研究團隊結合乳癌傳統危險因子、家族病史、基因型態等資料分析認為,乳癌篩檢也應個人化,建議包括乳癌極高危險群,可用乳房攝影合併核磁共振,初篩年齡應提早至30歲開始,篩檢間隔縮短為半年。低度風險者建議60歲開始篩檢,間隔可拉長為10年等,篩檢成效不變又符合成本效益。
這項研究由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領導,北醫大、長庚大學、開南大學等校參與。
知名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因為有乳癌家族史,決定切雙乳防癌,研究團隊認為,乳癌篩檢也應納入家族史等風險分析。
參與研究的北醫大口腔衛生學系助理教授嚴明芳表示,研究運用民國88年到90年國內百萬名婦女乳癌篩檢計畫問卷、BRCA基因等國外文獻,及瑞典有關引發乳癌的HER-2等因子的資料,以公式分析出乳癌風險預測、乳癌篩檢分層。
研究結果顯示,以此個人化篩檢模式,相較於完全不篩檢,可減少20%的死亡風險,也可比大規模篩檢減少8%的偽陽性個案。
結果認為,對極高危險族群,初篩年齡應從30歲開始,篩檢間隔時間短為半年,工具可使用乳房攝影合併核磁共振。次高危險群初篩從35歲開始、間隔一年,篩檢工具建議為乳房攝影合併乳房超音波。略高或平均危險群從50歲開始、間隔兩年、篩檢工具建議為乳房攝影。無家族史的低風險群建議從60歲開始篩檢,間隔可拉長為10年一次。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