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乳癌,該如何當個聰明病人?罹癌時的慌亂,再聽著陌生醫學名詞,許多病患就醫過程充滿挫折。醫師建議,學會幾個必備詞彙,客觀地描述自己症狀、討論資料時,務必要讓醫師知道完整來源、選擇一個可信的醫療代理人、謹記醫師和你在同一條船上,而不是站在對立面。
健康識能是指個人獲得、處理以及了解基本健康訊息,並以此進行健康決策的能力。如果健康識能不足,較無法跟醫療人員進行溝通與互相理解,信任感也較不足,導致重複就醫、誤解藥方、用藥錯誤、反覆入院、增加急診、住院的機會,甚至有較高的死亡率。
亞東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謝佩穎建議,身為女性,至少應該學會幾個關於乳癌的關鍵字,包括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荷爾蒙接受體陽性╱陰性、三陰性乳癌、預防性治療、抗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電療),這些字句關乎檢查、治療、預防復發的重大關鍵。
描述病情時,盡量以客觀字眼形容,例如頭痛、嘔吐、發燒等,避免主觀字眼,可將想問的問題或碰到的困難,條列式寫在筆記本上,以免看到醫師時太緊張,無法完整陳述。
行有餘力,可以閱讀相關書籍,謝佩穎通常會推薦病患看乳癌醫學會出版的「如何看懂病理報告」,除了正確訊息之外,上面也有可作記錄的欄位,如此與醫師溝通才能一來一往,不至於雞同鴨講。
對於三姑六婆、坊間電台的各項偏方傳說,如果想要詢問醫師,謝佩穎建議,可以把資料來源印下來交給醫師,內容愈完整愈好,醫師才好判斷該訊息是否可信,診間出現「我聽說」、「我朋友的醫師給她」、「我鄰居說」、「電視上說的那種」,這些模糊不清的訊息,醫師無從判斷訊息的正確性,更難給出建議。
現代醫病關係緊張,不少醫師私下表示,乳癌病患的焦慮程度通常特別高,謝佩穎說,要謹記,你的醫師和你在同一條船上,而不是站在對面邊,請相信你的醫師,記不住醫師說的話,可以抄筆記本,拿出手機錄音只會讓彼此防備心增加,更切忌偷錄音。
此外,謝佩穎建議,平常就可以準備好一位可信的親人或朋友,擔任醫療指定代理人,確認這個人可以理解你的意願,在必要時,可以為你執行你的意志。
謝佩穎呼籲,精準的問題可以帶來好的醫病關係,讓醫師成為你的好朋友,一同走過癌後的路途。
擁抱粉紅希望論壇
主講:台北榮總乳醫中心主治醫師蔡宜芳、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郭玟伶、亞東醫院血腫科主治醫師謝佩穎
時間:10月26日(六)下午2時30分至5時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電話報名:02-8692-5588轉2698.2974(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