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乳癌

乳房攝影篩檢 及早發現降低死亡率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台灣乳房醫學會昨天舉辦「2010台北國際乳癌研討會暨第2屆海峽兩岸乳癌治療論壇」,三軍總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許居誠指出,由於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約在45到64歲間,且45到50歲發生率最高,有家族史、初經早、停經晚等是乳癌高危險群,但並非是有危險因子才會得乳癌,他舉一名每年都做篩檢的病患為例,連續2年未見跡象,卻在第3年因篩檢、發現微小腫瘤,所幸及早發現,僅需局部切除。

衛生署國健局組長孔憲蘭表示,西方國家針對50歲以上女性接受3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約可降低20%到30%的死亡率,台灣自民國91年推動乳房攝影,篩檢率約達24.1%,其中篩檢出早期(0、1期),約占檢出乳癌患者的56%,仍有成長空間。

另外,中研院院士、美國德州大學安德遜癌症中心教授洪明奇在會中提出,「抗乳癌幹細胞新基因治療」,以及改善抑制血管新生藥物副作用的雙標靶療法。

洪明奇說,乳癌幹細胞自我複製力強,在傳統化療、電療後仍能存活,未能斬草除根、「春風吹又生」,易導致術後復發。

他的研究團隊發現體內促進凋亡基因「BIKDD」,經由突變,再利用新研發的載體系統,送進體內可促使乳癌細胞、乳癌幹細胞自殺,不會影響其他正常細胞,目前已完成動物實驗,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將執行人體臨床試驗。

洪明奇說,目前有所謂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但缺點是會產生抗藥性,他以「血管內皮抑制素」(Endo)專門針對腫瘤血管接受器,進而發展出「雙標靶療法」EndoCD融合蛋白,只單純抑制腫瘤血管的新生,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比傳統療法更有效抑制腫瘤生長、轉移,且無心臟毒性,是未來對抗乳癌的新利器。

乳癌 血管 乳房 腫瘤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