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療後 我還能當媽媽嗎?
罹患乳癌我還有機會當媽媽嗎?懷孕會使乳癌治療結果變差嗎?治療會影響受孕能力嗎?這是很多年輕乳癌患者擔心的問題。醫師的答案是:當然可以當媽媽!現在癌症治療進步,以前只能求活命,現在不僅能活命、更能活得漂亮,懷孕生子不是夢。
趕在化療前 冷凍胚胎或卵子
根據大數據實證,乳癌治療穩定至少六個月後懷孕生子,並不會使疾病的預後變差。至於生育力問題,乳癌病友所面臨的生育力傷害,主要在於化療對生殖細胞的殺傷力,可能讓卵巢的存量與品質蒼老十歲。
接受同樣化療,40歲以上女性較40歲以下的卵巢功能衰退,因此化療後的月經回復率(亦及卵巢回復排卵功能)比40歲以下的女性更低。至於放療,只要把骨盆腔遮好,不需煩惱對生殖細胞的殺傷力。
罹癌女性如果必須化療又想要生baby,該怎麼做?目前科技所能協助的方式,後續懷孕成功率最高的,是在化療開始前就進行胚胎冷凍或卵子冷凍。胚胎冷凍指的是已婚的婦女接受手術取卵後,與法定配偶的精子在實驗室受精結合成胚胎,冷凍保存至癌症治療告一段落,適合受孕時再將胚胎植入子宮。在台灣,未婚女性無法冷凍胚胎。
提升懷孕率 及早規畫生育需求
無論是胚胎冷凍或卵子冷凍,之前都需接受取卵,而卵子數目愈多,後續的成功率愈高。在正常生理狀況下,每次正常周期只有一個濾泡可成熟至排卵,若要提升日後成功懷孕率,取卵前勢必要靠藥物協助誘發較多的卵泡。而前置必需的誘導排卵療程,必須盡量不延誤化療開始的時間,這得靠癌症治療團隊及早轉診諮詢,且患者本身在接受癌症治療前,也要有及早規畫未來生育需求的概念,否則待幾次化療後才想到生育計畫,可能為時已晚,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女性,卵巢存量往往經過化療摧殘就所剩無幾了。
目前最新的概念是隨時可開始誘導排卵療程(傳統方法須配合月經,會浪費好幾天等待),而誘導排卵的天數,也隨著醫療發展而縮短。至於減少雌激素升高程度的用藥,有些本來用以治療乳癌的藥物可以運用,視情況搭配傳統療程的用藥;而現在所採取的破卵方式,不會影響取卵的數目和成熟度,但可讓取卵後的血液中雌激素濃度迅速下降。
經濟不充裕 也可選擇打停經針
上述胚胎冷凍或卵子冷凍,都需要不孕症療程的基本花費再加上冷凍費用,這是目前台灣健保無力給付的,患者必須考量到經濟層面。
如果經濟能力無法負擔,或時間上無法等待兩周的誘導排卵療程與取卵,「在化療前先注射停經針」 是另一種選擇。雖然健保也未給付,但比之冷凍胚胎或卵子可能花費十萬以上,注射停經針每個月花費大約三千至五千元,對於荷包的負擔的確小了許多。然而目前研究數據看來,打停經針之後續懷孕率遠不及冷凍胚胎或卵子。
不需化療狀況下…
服抗荷爾蒙藥物也可能不孕嗎?
●如果乳癌治療不需化療,只需吃抗荷爾蒙的藥物,也要擔心不孕嗎?以目前的科學證據看來,抗荷爾蒙的藥物泰莫西芬(tamoxifen)並不會傷害卵量和卵品質。但因為吃Tamoxifen起碼五年,因此卵子的品質和存量還是會隨著年歲老去。因此建議有強烈生育意願的病友,仍然要在開始治療前,保存好卵子或胚胎,畢竟卵子的狀態,今天永遠比明天好。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乳癌拖2年乳房內鈣化如「降雪」斑駁 醫苦勸治療才改善
把硬塊當粉刺,竟變9公分腫瘤!一位乳癌患者的教訓:「怕痛」,最後可能才要命
乳癌患者副作用致手指僵硬 針灸及中藥調理後緩解
未必會變少奶奶!免疫加化療 提高三陰性乳癌治癒率
輕忽小腫塊⋯腫瘤塞滿她乳房 醫嘆:早期治療可少受苦
乳癌術後運動 3種訓練增免疫力、降副作用
隆乳怕乳房攝影或切片消風 醫:填充物不會受損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乳癌常見5大危險因子妳有嗎?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
朱芯儀吐病況!乳癌腫瘤大很快「乳頭被拉扯到凹陷」
2022癌症高峰論壇/單株抗體+化療藥物擊破乳癌細胞 更安全有效
2022癌症高峰論壇/少吃炸物和油脂類只能降低、並不是就不會發生!預防乳癌只有一方法
乳癌有年輕化趨勢 定期自我檢查、受檢及早治療
女星朱芯儀驚覺乳頭搔癢確診乳癌 專家:臨床上不常見
朱芯儀乳癌轉移淋巴!「9大危險因子」曝光 幾乎所有患者都中
36歲朱芯儀自曝罹患乳癌,已轉移淋巴:走上辛苦旅程,哽咽謝老公陪伴!
注射疫苗冒出無痛腫塊 求醫確診乳癌第三期
安潔莉娜裘莉沒得乳癌卻切除雙乳!乳癌高危險群需預防性切除?乳癌權威說出真相
婦人乳癌復發轉移 醫師:此時最需情緒支持
醫病天地/乳頭旁硬塊 75歲翁罹乳癌
「乳癌真的沒那麼可怕!」能治癒的癌症,為何不願治療?乳癌權威侯明鋒指2大原因
75歲翁右乳頭附近「突起」 2公分腫瘤乳癌找上門
預防乳癌多彩虹蔬果、少吃脂肪 避開荷爾蒙保健品
病團:乳癌新藥給付門檻高 應推共同負擔
末期乳癌別放棄 延長存活等新藥未來希望多
HER2陽性乳癌頻復發 貝西:身心靈切開 治療就沒那麼痛苦
女乳房檢查投訴醫師死不認錯 醫:判讀可能有不同結果
原位癌沒症狀也不易察覺腫塊!觀察乳腺癌6徵兆,早期發現避免轉移
7旬婦人乳房腫脹羞於求醫 兒子帶去急診掀開上衣已流膿
「乳癌攻略」打破乳癌病理 名醫群聊天機器人一點就通
猜你喜歡
50歲後開始有不適症狀 攝護腺肥大會變成攝護腺癌嗎?
8旬老嫗胃噁心原是罹癌!經醫檢查竟與她愛吃這個有關
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老化+低溫」導致死亡率增
乳癌成文明病每36分鐘增1例 妙齡女4大問題釀病纏身
預防口腔癌 醫師:留意五大症狀速就醫檢查
乳癌拖2年乳房內鈣化如「降雪」斑駁 醫苦勸治療才改善
何時該切除食道?醫師詳解食道癌手術過程及術前術後照顧
把硬塊當粉刺,竟變9公分腫瘤!一位乳癌患者的教訓:「怕痛」,最後可能才要命
50歲男血便以為「痔瘡出血」 竟是直腸腫瘤
常常胃痛會不會是胃癌?醫師曝胃癌最大危險因子
營養狀況是抗癌關鍵!營養師:治療期補熱量 恢復期均衡吃
無痛換水大腸鏡 揪息肉效果更好
晚期肝癌免疫組合延命大突破 無奈高藥費阻礙治療路
再生醫療超級昂貴 CAR-T新藥抗癌費用逾千萬元
月經不規則、停經後出血 醫籲:盡速就醫
消除腫瘤只靠清除癌症幹細胞足夠嗎?張金堅詳解癌症幹細胞真面目
乳癌患者副作用致手指僵硬 針灸及中藥調理後緩解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婦人沒抽菸卻咳血得肺鱗癌 靠多重療法才撿回一命
海扶刀精準度大躍進!國衛院模擬技術縮短40倍手術時間
檳榔汁吐掉就不會罹癌? 醫師:纖維摩擦口腔也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