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肝癌

高醫附醫抗肝癌 送篩檢進高屏偏鄉

「2019防癌高峰論壇」舉辦「I Am and I Will」響應活動,專家建議民眾多利用篩檢,及早發現癌症,及早治療。左起高醫附醫內科部肝膽胰內科醫師戴嘉言、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國衛院院長梁賡義、高醫附醫院長侯明鋒、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高醫附醫泌尿科醫師柯宏龍、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洪淑惠。
「2019防癌高峰論壇」舉辦「I Am and I Will」響應活動,專家建議民眾多利用篩檢,及早發現癌症,及早治療。左起高醫附醫內科部肝膽胰內科醫師戴嘉言、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國衛院院長梁賡義、高醫附醫院長侯明鋒、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高醫附醫泌尿科醫師柯宏龍、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洪淑惠。
記者林伯東/攝影

肝是沉默的器官,許多民眾疏於肝炎篩檢,一旦惡化成肝癌末期,醫療幾乎束手無策。為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栽培全台最多原住民醫師,並將篩檢服務送入高屏偏鄉,派駐醫師地毯式執行篩檢任務。「其實防癌沒有這麼困難。」高醫附醫院長侯明鋒說,「二○一九防癌高峰論壇」就是由專家將科學知識及研究結果,轉換成更容易了解的語言,讓民眾更清楚明白。

聯合報、國衛院及高醫附醫共同主辦連續兩天「二○一九防癌高峰論壇」,邀國內十五名專家解答抗癌疑惑,同時舉辦「I Am and I Will(我是及我願意)」個人落實防癌抗癌承諾響應活動。

議程昨天進入第二天,國衛院癌症研究所長陳立宗及高醫附醫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戴嘉言、泌尿科主治醫師柯龍宏與外科部醫師莊捷翰等專家共同討論上消化道癌、肝癌、攝護腺癌及大腸癌的常見危險因子與治療新發展。

「I Am and I Will(我是及我願意)」活動則有五○六人次響應,其中四十六人為抗癌鬥士,大多願意擁抱健康生活型態、多吸收新知。但現實上,實際願意定期接受篩檢的比率仍偏低。侯明鋒以高雄梓官區為例,C肝感染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二點五,被C肝辦公室列為C肝風險最高地區,但因就醫不便,篩檢率及治療率偏低。

侯明鋒指出,防癌要走在疾病前端,以避免罹癌,或罹癌後能早期確診,而預防篩檢就是防癌最重要的第一步。高醫致力成為南台灣的癌症研究重鎮及治療中心,於是與在地衛生所合作,不只是栽培醫師,還將肝癌、肺癌、子宮頸癌、乳癌及大腸癌等癌症篩檢服務送進那瑪夏和茂林等山區,遠及旗津與小琉球外島。至於梓官,則成立C肝整合照護中心,派駐醫師駐診,並地毯式做家戶篩檢。

「要預防肝癌,就是篩檢、篩檢、再篩檢。」戴嘉言說,肝癌排名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罹癌成因主要是B肝及C肝造成的肝硬化,隨後進展至腫瘤。只要早一點篩檢、診斷與治療,「病毒是能壓住的。」

戴嘉言指出,肝癌腫瘤逾四公分就有轉移風險,需採經動脈化療栓塞術、放射治療和肝移植。而已轉移的末期肝癌就算採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也僅延長最多半年生命,「肝炎患者千萬別太晚診斷治療。」

基因檢測時代來臨,侯明峰說,高醫與中央研究院及三總共組台灣乳癌研究團隊,和與英國劍橋大學的醫療團隊合作,最新發現六十五個新的乳癌基因,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世界頂尖科學雜誌「Nature」。

侯明鋒說,過往就有研究發現有BRCA基因突變的家族,罹癌率較高,但多發生於歐美及猶太民族,缺乏本土研究。找到新乳癌基因,可知道基因與藥物關聯性,精準用藥,嘉惠更多病患。

肝癌 C型肝炎 B型肝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