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帶走兩千多人生命!胃癌6成患者 確診已是中晚期
85歲王爺爺四年前因幽門桿菌作祟,導致胃潰瘍出血就醫,醫師囑咐他術後必須定期回診追蹤,不過恢復健康的老爺爺從此淡忘危機,沒有再回診。最近,他因胃出血被送往急診,這一檢查竟發現罹患潰瘍性胃癌,且淋巴結轉移,無法用手術切除病灶,必須搭配化學藥物治療,他對於這幾年沒有定期回診,懊悔不已。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秉威表示,早期胃癌即使用胃鏡看也未必能清楚辨識,不少人直到食欲不振、胃口變差、體重減輕、解黑便或貧血才就醫,約六成患者確診時已達中晚期。
葉秉威表示,如王爺爺,七成以上胃癌患者與胃幽門桿菌感染有關,建議即使自認健康,年過40歲仍宜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發現感染盡速殺菌治療,避免拖成胃部癌變。
其他胃癌風險因子,包括胃有腺瘤性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曾作過胃部局部切除手術、經常吃重鹹或燒烤食物、經常抽菸喝酒、有家族性遺傳等,這群人更應警覺自身健康,一有疑似症狀均應就診。
葉秉威表示,早期胃癌有機會靠手術切除病灶即可,較後期的胃癌則視情況搭配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
胃癌術後的營養補充是回復健康關鍵,胃切除後胃容量將大幅降低,體重與健康掉得快,建議補足充分營養,蛋白質食物,如奶、豆、蛋、魚、肉可占每日攝食量一半以上,並可補充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葉酸與鐵等的食物;若食欲不振、營養不夠,可與營養師討論是否適合額外補充營養品。
想要了解更多胃癌早期症狀與預防、治療,葉秉威將於11月24日「癌知識360度講座」,以「胃癌治療趨勢與選擇」為主題演講,同場還有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分享抗癌新知,並現場與民眾互動。
滄洲教育基金會致力於知識教育傳達並回饋社會,林楷雄表示,抗癌的原則以正規治療優先,再透過營養補充來支持治療療程。
不少癌友誤認為接受化療就無法返回正常生活,寧可聽信號稱「純天然」或「無傷害」偏方,或以為斷食可以餓死癌細胞,林楷雄表示,這些想法無益抗癌。
對抗癌知識求知若渴的民眾,應尋求各大醫院治療指引、癌症相關基金會網站、「癌知識」網站、元氣網等,千萬別盡信Line群發來的長輩文,資訊來源不明,可能影響治療。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排便出血當痔瘡 婦胃長4顆息肉竟全癌變
35歲男歌手不菸不酒、作息養生卻驚傳罹晚期胃癌
不是沒刷乾淨!他牙齒嚴重變黃,竟檢查出胃癌
胃潰瘍術後未乖乖回診追蹤 四年後已是中晚期胃癌
胃鏡與超音波均無發現異常 醫師:這類胃癌好發於女性
和幽門桿菌共存是迷思 罹胃癌風險增5.6倍
根除桿菌 胃癌風險降7至8成
病變前除幽門螺蜁桿菌 可降七八成胃癌風險
忍痛吃止痛藥已久!顏清標侄子輕生原因竟是胃癌不願家人擔心
為什麼男性的胃癌發生率是女性的二倍?專家這麼說
胃口好、不胃痛卻三餐不規律 30歲女老闆罹早期胃癌
無身體不適照胃鏡卻發現病灶 醫:胃癌初期通常無症狀
長期胃食道逆流 恐致食道癌
身為胃癌大國 日本祭出「滅菌」絕招成世界對策最強國
胃癌患者接受免疫療法 緩解症狀
7年間5兄弟4人罹胃癌 醫師指出他們共同的致命飲食習慣
30歲上班族「挫青屎」 檢查竟是胃癌末期
28歲青年罹胃癌末期 父哭:他一年200天都在吃這個
吃宵夜會罹患胃癌?國健署:無直接關係
大數據抓胃癌禍首 幽門螺旋桿菌
9成胃癌患者染幽門螺旋桿菌 專家籲這習慣很重要
曾做胃部切除手術 罹殘胃癌機率高
老菸槍愛酗酒 上腹部痙攣疼痛確診胃癌
誤以為胃潰瘍? 老菸槍酗酒狂吃油炸食物罹胃癌
「胃鄒鄒」別輕忽 根除幽門桿菌防致癌
吃飽常打嗝?胃癌初期四大症狀不留意,存活率剩三成
出現反胃、食慾不振問題 恐是瀰漫型胃癌找上你
突破胃癌治療荒漠 治療生力軍報到
腸胃堵堵好不了? 當心是這個病所致
腸胃科名醫錢政弘:3種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情況不積極治療,胃癌風險激增16倍!
猜你喜歡
做完大腸鏡沒多久仍罹患大腸癌?關鍵在這3個指標
男罹攝護腺癌 怕手術後影響性福力求「保根」
他嘴巴痛到睡不著 一開口醫嚇傻:口腔、舌頭都潰爛了
避紅肉改吃素預防大腸癌?醫師:最好的預防方式不是吃素
喝咖啡真的能防癌!但喝錯種類反而增罹癌風險
壓力生百病!挽救「癌王」胰臟癌就靠3條生活習慣
10大警訊反覆出現需警惕!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肺癌成為新國病 王明鉅批政府吃定台灣人傻
皮膚癢可能是癌症徵兆?反覆癢不要抓一抓當沒事
長庚改寫國際治療建議 口腔癌T4b期手術存活率增三成
晚期肝癌治療近11年突破 台灣主持研究震撼國際
化療一定會落髮、噁心?藥師告訴你化療該注意哪些事
患者9公分巨大肝腫瘤 大林慈濟立體定位化療令消失
35歲男歌手不菸不酒、作息養生卻驚傳罹晚期胃癌
停經後大姨媽又來 6旬婦以為回春卻是癌症找上門
吃油炸物後喝綠茶、消脂茶可以抵銷毒素?醫師這麼說
死亡率狂降27%!美國做出努力避免200萬國人罹癌
排便出血當痔瘡 婦胃長4顆息肉竟全癌變
爭取生機 乳癌標靶藥物擴大給付
台大主持全台首間醫學認證實驗室 發現肺癌的基因秘密
乳癌篩檢 應提前至35歲前
威爾史密斯檢出「癌變息肉」危險息肉也易找上7種人
台灣「新國病」 肺癌發生率亞洲第二 專家建議這樣預防
避免乳癌復發 每周走路3至5小時
大腸癌會遺傳嗎?醫:會!但這因素比遺傳更重要
癌友換用生物相似藥好嗎? 名醫籲充分評估和告知
正確癌知識:先治療、後輔療
新光醫院推動癌篩檢 醫師:早期發現切除 癒後愈好
乳癌術後復發心驚驚 醫:每周走路3至5小時可增存活率
他原本帥如李志希加劉德華 嚼檳榔罹癌如今變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