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胃食道逆流 恐致食道癌
衛福部金門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英傑表示,當胃的內容物(胃酸、食物、膽汁等)倒流進入食道,就稱「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包括胸口有灼熱感及胃酸逆流。
非典型症狀有非心因性胸痛、惡心、 脹氣打嗝、喉嚨異物感及慢性咳嗽,如果經常出現吞嚥疼痛或困難、嘔吐、體重減輕、腸胃道出血時,可能已產生胃食道逆流的併發症,應儘快就醫。
陳英傑建議,診斷胃食道逆流的最佳方法就是胃鏡檢查,除了可以對逆流程度分級,還可以找出食道及胃是否暗藏其他病變,確定診斷後可以使用制酸劑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治療,且需搭配改變生活習慣,像減重、戒菸酒、穿寬鬆衣物、飯後別急著躺下、睡前2到3小時不要吃東西等。
他指出,飲食要細嚼慢嚥、切勿暴飲暴食、少吃容易導致胃酸分泌的柑橘類水果如:柳橙、葡萄柚、番茄、鳳梨,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辣椒及高油脂或過甜食物,如果長期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再考慮開刀治療。
陳英傑說,胃食道逆流如不治療,當食道的上皮細胞長期被胃酸破壞,為適應強酸環境,食道黏膜就可能產生變異,進而演變為「巴瑞特食道症」,可能會演變成食道腺癌。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不是沒刷乾淨!他牙齒嚴重變黃,竟檢查出胃癌
每年帶走兩千多人生命!胃癌6成患者 確診已是中晚期
胃潰瘍術後未乖乖回診追蹤 四年後已是中晚期胃癌
胃鏡與超音波均無發現異常 醫師:這類胃癌好發於女性
和幽門桿菌共存是迷思 罹胃癌風險增5.6倍
根除桿菌 胃癌風險降7至8成
病變前除幽門螺蜁桿菌 可降七八成胃癌風險
忍痛吃止痛藥已久!顏清標侄子輕生原因竟是胃癌不願家人擔心
為什麼男性的胃癌發生率是女性的二倍?專家這麼說
胃口好、不胃痛卻三餐不規律 30歲女老闆罹早期胃癌
無身體不適照胃鏡卻發現病灶 醫:胃癌初期通常無症狀
身為胃癌大國 日本祭出「滅菌」絕招成世界對策最強國
胃癌患者接受免疫療法 緩解症狀
7年間5兄弟4人罹胃癌 醫師指出他們共同的致命飲食習慣
30歲上班族「挫青屎」 檢查竟是胃癌末期
28歲青年罹胃癌末期 父哭:他一年200天都在吃這個
吃宵夜會罹患胃癌?國健署:無直接關係
大數據抓胃癌禍首 幽門螺旋桿菌
9成胃癌患者染幽門螺旋桿菌 專家籲這習慣很重要
曾做胃部切除手術 罹殘胃癌機率高
老菸槍愛酗酒 上腹部痙攣疼痛確診胃癌
誤以為胃潰瘍? 老菸槍酗酒狂吃油炸食物罹胃癌
「胃鄒鄒」別輕忽 根除幽門桿菌防致癌
吃飽常打嗝?胃癌初期四大症狀不留意,存活率剩三成
出現反胃、食慾不振問題 恐是瀰漫型胃癌找上你
突破胃癌治療荒漠 治療生力軍報到
腸胃堵堵好不了? 當心是這個病所致
腸胃科名醫錢政弘:3種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情況不積極治療,胃癌風險激增16倍!
幽門桿菌搗亂胃發炎 對症除菌才能避胃癌
泡菜會致癌嗎?日韓胃癌數據會說話
猜你喜歡
做完大腸鏡沒多久仍罹患大腸癌?關鍵在這3個指標
男罹攝護腺癌 怕手術後影響性福力求「保根」
他嘴巴痛到睡不著 一開口醫嚇傻:口腔、舌頭都潰爛了
喝咖啡真的能防癌!但喝錯種類反而增罹癌風險
10大警訊反覆出現需警惕!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肺癌成為新國病 王明鉅批政府吃定台灣人傻
壓力生百病!挽救「癌王」胰臟癌就靠3條生活習慣
晚期肝癌治療近11年突破 台灣主持研究震撼國際
皮膚癢可能是癌症徵兆?反覆癢不要抓一抓當沒事
長庚改寫國際治療建議 口腔癌T4b期手術存活率增三成
患者9公分巨大肝腫瘤 大林慈濟立體定位化療令消失
死亡率狂降27%!美國做出努力避免200萬國人罹癌
爭取生機 乳癌標靶藥物擴大給付
乳癌篩檢 應提前至35歲前
台灣「新國病」 肺癌發生率亞洲第二 專家建議這樣預防
避免乳癌復發 每周走路3至5小時
乳癌術後復發心驚驚 醫:每周走路3至5小時可增存活率
正確癌知識:先治療、後輔療
大腸癌會遺傳嗎?醫:會!但這因素比遺傳更重要
新光醫院推動癌篩檢 醫師:早期發現切除 癒後愈好
癌症非絕症 醫:基因篩檢精準治療可望延長存活率
化療一定會落髮、噁心?藥師告訴你化療該注意哪些事
咳嗽逾月別當小感冒 家庭主婦不菸不酒也罹癌
他原本帥如李志希加劉德華 嚼檳榔罹癌如今變這樣
美國最新研究:多喝優酪乳 肺癌風險降低20%?
歐洲腫瘤年會發表新研究 晚期肺癌可望延長存活
口腔癌仍嚴重 檳癌聯盟籲政府重視預防、訂專法
為參加女兒畢典 晚期卵巢癌撐十幾年
晚期轉移性乳癌患者有福了 3種新藥健保開放給付
護理師健檢發現胰臟異物 竟是神經內分泌瘤
50歲男罹肺癌 醫籲避免長時間暴露於空氣汙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