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臥床不起,竟是晚期肺癌轉移!肺癌7大警訊勿輕忽
●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八成確診時已是晚期
● 2+3代標靶治療接力賽,晚期肺癌存活期延長達45個月
● 治療以「安全、有效」為首要考量
70歲薛爺爺因下背劇痛臥床不起,送醫檢查發現,疼痛竟來自轉移至腰椎的晚期肺癌,讓他大受打擊。醫師建議先使用第二代口服標靶後,再接力以第三代口服標靶治療,兩年來,薛爺爺的腫瘤明顯萎縮,追蹤無復發。
肺癌晚期錯過手術痊癒機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兼肺癌團隊負責人夏德椿表示,我國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肺癌位居第一位,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而易被忽略,約八成患者確診時與薛爺爺一樣已是晚期,錯過可手術痊癒的機會。
夏德椿說,在1960年代,晚期肺癌第一線治療以化療為主,後來抗血管新生藥物問世加入輔助治療,但效果還是不佳,無惡化存活期最多6個月。
標靶縮小腫瘤比化療多3成
隨新藥發展,依據肺癌不同的基因突變,包括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基因等,可以標靶藥物攻擊癌細胞,使腫瘤縮小機會比化療多三、四成,延長無病存活期8到13個月。
在標靶藥物陸續納入健保給付後,個人化治療時代來臨。夏德椿舉例,我國病人以非小細胞肺癌占八成五居多,且五、六成為EGFR基因突變,目前第一線治療可選針對EGFR突變的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標靶藥。
夏德椿說,第三代標靶藥除了作為患者第一線治療,也可作為第一代、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產生抗藥性後,作為且產生T790M突變後的第二線接力治療用藥。
第三代標靶藥若作為第一線治療的缺點,是出現抗藥性後,除非患者的腫瘤細胞具逾五成的PD-L1高表現,才可選健保給付的免疫療法,否則只剩進入化療的選擇。
口服標靶存活期長達45個月
夏德椿指出,病人最關心的治療方法,以「安全、有效」為首要考量,在有健保給付的前提下,幫病人延緩進入化療階段就顯得相當重要。
今年在《Future Oncology》期刊最新發表一項多國研究數據顯示,亞洲國家的患者若在第一線治療先選第二代抗腫瘤光譜最廣的標靶藥,待產生抗藥性再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當抗藥性再次發生時才進入化療,因此口服標靶使用期可長達3年,中位存活期延長達45個月。
標靶治療保有一定生活品質
夏德椿表示,這樣的「2+3代標靶治療接力賽」成功拉長整體存活時間,比直接第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的中位存活期37.1個月來得更久,為癌友帶來新曙光。
「標靶治療的反應效果好,副作用低,可幫晚期肺癌病人起死回生,治療時也可以保有一定生活品質。」夏德椿說,他收治一名病人也是第二代接力第三代標靶治療,至今存活逾10年。呼籲晚期患者別灰心,充分與醫師討論最佳治療組合,就有機會找到一線生機。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議員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吳淡如也驚爆「疑似肺癌前期」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需要肺癌篩檢? 不吸菸女性可風險預測
專題/癌症中的三冠王 必知肺癌四大驚人事實
肺癌防治論壇/經濟學人亞太報告 台灣缺肺癌國家級防治策略
肺癌防治論壇/評分掛蛋 肺癌心理照護急補破網
肺癌防治論壇/LDCT篩檢 首重菸槍、肺癌家族史
肺癌防治論壇/新藥給付嚴 專家:應調部分負擔
仿妝夭后肺腺癌早逝 醫師呼籲避免移動汙染源
增肺癌存活率/最快明年6月 低劑量電腦斷層納國家篩檢
增肺癌存活率/結合跨部會資源 空汙費、碳費、菸捐等挹注肺癌防治
增肺癌存活率/學者呼籲 制定國家級肺癌防治政策
增肺癌存活率/專家疾呼 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肺癌新國病/早篩+精準治療 提高存活率
70歲飛人不抽菸 診出晚期肺癌
揪早期肺癌 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最有效
老菸槍、肺癌家族史接受LDCT 部分補助最快明年中上路
標靶第一線 用對時機及順序 晚期肺癌藥物接力 延長存活期
不抽菸也得肺癌?空汙、油煙、慢性病都危險!50歲後可做斷層
健保資源有限 自費醫療陷兩難
肺癌病友團體少 患者珍惜交流機會
新藥治療加早期篩檢 降低肺癌死亡率
猜你喜歡
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癌症為何難治?研究揭致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原因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活越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癌症治療新曙光!輝瑞與國衛院簽訂精準醫療合作協議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排出血尿不會痛 卻可能是罹患這種癌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
口腔、食道癌 男發生率比女多10-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