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罹肺腺癌稱「小事」它卻是頭號癌症殺手
60歲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有家族肺腺癌病史,今年2月底因易喘、呼吸困難等症狀,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罹肺腺癌,已住院準備開刀治療,為此向主持長達十三年的中天「文茜的世界周報」告假二周。
雖然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是乳癌,男性則是大腸癌,但肺癌才是造成男女雙方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可說是頭號癌症殺手。
我們在《頭號癌症殺手 – 肺癌》這篇懶人包裡,曾介紹了一些肺癌的症狀,和香菸與肺癌的關係。今天更進一步來了解不同的肺癌類型。
肺癌可以顯微鏡下的細胞型態,粗分成兩種類型:「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小細胞癌(Small-cell lung cancer)」的患者人數雖然比「非小細胞癌」還要來得少,但這是最快速侵襲生長的肺癌形式。原本小細胞癌常生長在呼吸道中央處,但由於侵襲快,容易轉移,患者常常是在小細胞癌轉移多處之後才發現自己得了肺癌,也因此小細胞癌的治癒機率並不高。
「小細胞癌」的另一個特點是容易有「腫瘤伴隨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s)」,像是出現血中鈣離子濃度變高,影響肌肉神經運作;某一種或某幾種的荷爾蒙分泌增加;血液變得容易凝集於一起,增加血塊栓塞的機會;這些的生理狀況變化不是來自腫瘤壓迫,而是伴隨腫瘤出現的生理變化,有時候患者是因為注意到這些問題後才發現肺癌的。小細胞癌的發生與抽菸有極高度相關性,可說是幾乎不會發生在未抽菸者身上。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非小細胞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非小細胞癌的患者人數比較多,占了所有肺癌患者的八成以上,生長速度比小細胞癌慢,癌症轉移到其他器官的速度也較慢。非小細胞癌又可再被分成三類,分別是肺腺癌(adeno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與大細胞癌(large-cell carcinoma)。
如果你聽到有個女性,從不抽菸卻得到肺癌,那最有可能的類型就是「肺腺癌」。肺腺癌容易發生於女性,而不管你是抽菸者、戒菸者、以及從未有菸癮者,都可能有肺腺癌,因此目前肺腺癌是發生率較高的肺癌類型。容易藉著淋巴及血流轉移到淋巴結及其他器官。源自於呼吸道末端,肺泡組織內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因此容易長在肺部較周邊之處。對超過45歲的人來說,無論抽不抽菸,腺癌都是常見的肺癌類型。對不曾吸菸的人而言,萬一罹患肺癌,則最有機會是肺腺癌。然而,我們必須強調一下,雖然肺腺癌與抽菸的關聯性,不像小細胞肺癌或(接下來會提到的)鱗狀細胞肺癌與抽菸的關聯性那樣強烈,但罹患肺腺癌的人之中,抽菸者還是佔了多數。
非小細胞癌之中發生率次高的是「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是氣管與支氣管內層的細胞,因此鱗狀細胞癌容易長在肺部的中央,也就是氣管及支氣管之處,長得慢,可以長得很大,甚至在腫瘤中心形成空腔。鱗狀細胞癌的發生與抽菸有強烈關係。
最後我們談到「大細胞癌」,這是細胞未分化的肺癌,容易長在肺臟表面,通常都是長到很大才被發現。生長速度與擴散速度都較快,很容易轉移到淋巴結與其他器官。
肺癌的症狀可以來自原始的腫瘤壓迫,或破壞了肺部的組織、血管、神經,因此腫瘤生長的位置與大小都會影響症狀的表現,初期肺癌可能沒有症狀,而最常見的肺癌症狀包括了:
● 發現自己久咳不癒,甚至愈咳愈嚴重
● 常常覺得喘不過氣
● 咳嗽時咳出帶有血或黏液的分泌物
● 肺部反覆感染,治不好
● 深呼吸、咳嗽時覺得胸痛
● 聲音沙啞
如果肺癌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轉移的腫瘤同樣會壓迫、破壞其他器官的組織,帶來不舒服症狀。非小細胞肺癌容易轉移到肝臟、腎上腺、骨頭、腦部,但轉移到肝臟或腎上腺很難帶來什麼症狀,因此難以早早發現。轉移到骨頭會引發患者骨頭疼痛,轉移到腦部則帶來了頭痛、視線模糊、單側癱瘓、癲癇等問題。
基本的肺癌分期:
☆ 第一期:一側肺臟有小型腫瘤,尚未轉移淋巴結
☆ 第二期:一側肺臟有較大型的腫瘤,或有淋巴結轉移
☆ 第三期:單側腫瘤侵犯更多的淋巴結及附近鄰近組織
☆ 第四期:雙側肺臟都有腫瘤,肋膜腔積水,腫瘤轉移其他肝臟、骨頭等器官
肺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患者狀況及腫瘤狀況可以接受手術的話,就先考慮開刀。另外再配合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等方式輔助。
提醒大家,不論是哪一種型態的肺癌,抽菸還是罹病主因之一。但也很多患者會問:「為何我不抽菸,卻得了肺癌?!」
◆ 吸入二手菸:香菸對健康危害很大,即使是吸到二手菸,裡面至少有七十種以上的化學物質會致癌,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吸到少量二手菸是沒關係的!無論量多量寡,二手菸都對你的健康影響很大。
◆ 氡氣:這是一種無色、無味、但有放射性的氣體,普通存在於岩石與土壤內。如果用了有這氣體的建築材料,會影響肺癌的發生
◆ 空氣汙染:若每天呼吸的空氣裡參雜濃度愈高的PM2.5,我們的肺部健康就極為堪慮。關於這部分,您可再閱讀《癌症第一殺手 – 肺癌》了解更多。
◆ 工作時暴露化學物質:砷、石棉、鎘、煤、鎳等化學物質有有礙於肺部健康。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
※ 點我加入元氣網LINE@ 好友,掌握最新健康、講座資訊!
推薦閱讀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提供高品質的健康資訊。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的照護平台。
【照護線上官網】:https://www.careonline.com.tw/
【照護線上Line】: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
【照護線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areonlinetw/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議員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吳淡如也驚爆「疑似肺癌前期」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需要肺癌篩檢? 不吸菸女性可風險預測
專題/癌症中的三冠王 必知肺癌四大驚人事實
肺癌防治論壇/經濟學人亞太報告 台灣缺肺癌國家級防治策略
肺癌防治論壇/評分掛蛋 肺癌心理照護急補破網
肺癌防治論壇/LDCT篩檢 首重菸槍、肺癌家族史
肺癌防治論壇/新藥給付嚴 專家:應調部分負擔
仿妝夭后肺腺癌早逝 醫師呼籲避免移動汙染源
增肺癌存活率/最快明年6月 低劑量電腦斷層納國家篩檢
增肺癌存活率/結合跨部會資源 空汙費、碳費、菸捐等挹注肺癌防治
增肺癌存活率/學者呼籲 制定國家級肺癌防治政策
增肺癌存活率/專家疾呼 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肺癌新國病/早篩+精準治療 提高存活率
70歲飛人不抽菸 診出晚期肺癌
揪早期肺癌 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最有效
下背痛臥床不起,竟是晚期肺癌轉移!肺癌7大警訊勿輕忽
老菸槍、肺癌家族史接受LDCT 部分補助最快明年中上路
標靶第一線 用對時機及順序 晚期肺癌藥物接力 延長存活期
不抽菸也得肺癌?空汙、油煙、慢性病都危險!50歲後可做斷層
健保資源有限 自費醫療陷兩難
肺癌病友團體少 患者珍惜交流機會
猜你喜歡
吳孟達肝癌病逝/早期通常沒症狀 發生率、死亡率都很高的肝癌如何避免?
港星吳孟達肝癌去世 醫師建議國人盡早做這件事
大腸癌如何預防?《JAMA》千萬人研究:多吃3類食物
35歲女背酸痛竟是乳癌骨轉移 醫師提醒輕熟女注意
港星吳孟達肝癌過世 醫:晚期發現大多撐不過一年
女大生吃藥調經期一年未改善 就醫才發現罹子宮內膜癌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起初只是肩頸痛 婦人不抽菸、無家族史卻檢出罹肺腺癌
治胰臟癌新曙光! 中研院偕中醫大合成胜肽分子抑制轉移
自費治癌 保單夠支付嗎?
邰肇玫:癌後愛上自己的每一面 才能幫人打氣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女性要保護好自己! 如何減少或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 醫:確實做好3件事
陳昇爆患口腔癌 醫警示:嘴破逾2周未癒已響起罹癌警訊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產官學攜手打造精準醫療 供六癌病友全方位基因檢測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30歲以上女性快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方馨:花不到6分鐘
肺癌先行 次世代基因定序 擬納健保
北醫大AI助醫師3分鐘揪肺癌 成果登自然通訊期刊
癌症精準醫療計畫 6種癌患可望免費基因檢測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久沒愛愛不用做抹片?國健署破迷思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你是口腔癌高危險群嗎? 口腔癌前病變黏膜異常愛注意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