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肺癌

肺癌/非小細胞肺癌 75%會化療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根據統計,國人每年死於肺癌的病患約8000名,發生原因可能和吸菸、空氣汙染、飲食習慣、家族遺傳,或長期處於油煙及輻射工作環境有關。

早期多無症狀 確診為時已晚

肺癌可分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主要包括肺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約佔患者8成5,其中約有7成5會在病程中接受化學治療。

肺癌病患常有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但早期肺癌多無症狀,等到有症狀並確診,7成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無法手術切除。

個人化醫療 為病患量身打造

現今肺癌治療趨勢強調個人化醫療,針對病患腫瘤的組織型態、生物特性和病人體能及藥物耐受性等,依個別狀況,量身訂做有效性最高,副作用最少、且適合病患的療程。例如肺腺癌,除了對化療藥物「愛寧達」(Alimta)的治療效果較其他化療好且毒性較小之外,還有機會選擇標靶治療。

標靶藥物熱門 卻非人人有「靶」

一旦確定罹患肺癌,了解疾病範圍之後,不管是病患或家屬,都會想要早點和主治醫師商討,最適合病患的治療策略。

尤其,這幾年標靶治療很熱門,很多病患一開始治療,就開口要口服的標靶治療,但標靶藥物有效的前提,是病患的腫瘤必須有「靶」,這個「靶」是腫瘤細胞賴以生存的要素,一旦被剝奪或抑制,癌細胞就無法生存下去。發生突變的「上皮生長因子受體」 (EGFR)基因就是「靶」的一種,對這些腫瘤給予「上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可收治療之效;反之,如果病患腫瘤沒有這個基因突變,治療幾乎完全無效。

若無基因突變 治療效果有限

即使標靶藥物,也很少能根治肺癌,患者在療程中,多數情況還是必須化療。一般而言,上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有突變的腫瘤,對化療也較敏感,因此,有基因突變者,可以選標靶治療或化療,做為第一線治療,如果其中一種治療效果不好,再考慮另一種方法。如沒有基因突變者,最好先不要選標靶治療。

根據目前最敏感的基因突變檢查法,發現腫瘤無基因突變,那麼僅有極少數(1%)的患者會對標靶治療有效,相對的,有基因突變者,約七成會對標靶治療有反應。

化療六個療程 約四個半月

化療一個療程一般是三周,通常有六個療程,為期四個半月。傳統化療容易出現的掉髮及嘔吐等副作用,常讓病患及家屬望之卻步,但隨著最新藥物不斷進展,化療的副作用已經大幅降低,即便有副作用,也能搭配其他藥物予以改善。

根據目前中央健保局給付規定,非小細胞肺癌的病患,必須先接受第一線含鉑化物的化療失效後,才能在第二線使用標靶藥物;如果病患要自費在第一線就使用標靶藥物,應該跟醫師充分溝通,一旦確認無效,應該改接受化療。

不過,是否選擇化療,也得評估病患身體狀況,因為部分化療用藥的使用條件,是病患體能狀態必須能負荷日常生活工作所需。當今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選項很多,如何選擇最佳治療策略,病患應該多跟醫師討論。

【2010/01/24 元氣周報】

肺癌 化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