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專題/顏面毀損、溝通困難 頭頸癌患者難返職場
七成無法復工 平均薪資大減
當頭頸癌患者治療結束後,患者復健及重返職場之路,目前面臨哪些挑戰呢?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頭頸癌中,口腔癌患者約七成無法復工,即使復工,待遇薪資仍比罹癌前少,平均薪資僅剩7481元。
長年關注頭頸癌患者、並發表多篇相關論文於國際期刊的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教授賴裕和指出,頭頸癌的治療策略多以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為主,進而造成骨骼肌肉、顏面外觀、飲食、溝通吞嚥的損傷,抗癌成功之後,還要面對回歸社會的困難。
三成憂鬱焦慮 影響疾病預後
賴裕和指出,經過多份調查發現,患者生病後,有四成到六成五的頭頸癌病患無法回到職場,除了跟教育程度有關,症狀越多的病患也較容易失業,其中,張口能力與頭部轉動能力的受損,是未來就業的最大困難。
另外,曾經有份5年的研究,針對頭頸癌患者治療6個月後的調查,追蹤270位病人,有32%的病人有焦慮及憂鬱問題,持續使用菸酒檳榔者及腫瘤分期較晚、症狀較嚴重者,憂鬱及焦慮風險更高,顯示存活者受到相當程度的心理困擾,甚至影響到疾病預後,因此,心理輔導及轉介也需適時介入。
頭頸癌患者 鮮少向外求援
有誰聽見頭頸癌患者的無聲話語呢?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分析,一年平均五萬多通的癌友求助諮詢電話中,僅不到3%是頭頸癌患者發出的求援。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癌病治療之後,病患需要回歸社會,除了病患自身要主動求援,與雇主協調,維護自身權益之外,也需要社會企業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
男性多隱忍 病後更退縮
頭頸癌患者多數是男性,傳統上「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心態,讓他們不懂得向外求援。而顏面損傷的治療副作用,也讓他們心態變得憂鬱、退縮,還要擔負家中經濟支柱的角色,處境更為艱難。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也補充,頭頸癌患者多是藍領階級,癌後因為無法再負擔勞力工作,因此不容易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而治療後的顏面損傷、說話不清的副作用,又不容易尋得內勤工作,使得頭頸癌患者回歸社會,格外困難。
友善職場 應保障癌友就業
王正旭呼籲,目前企業中有保障殘障人士就業的規範,應該將癌症病患也納入,打造癌友友善工作環境,保障癌友的就業權利。此外,頭頸癌患者是很有能量的一群人,也應加以訓練,令其納入頭頸癌防治工作,參與宣導工作,以同理心和現身說法將讓防治工作推展更為順利。
根據研究,治療後副作用的嚴重度與收入的減少有相關。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指出,許多頭頸癌病患諱疾忌醫,國內頭頸癌早期治療療效非常好,依目前醫療技術,對於外表與語言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病人應及早就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檳榔汁吐掉就不會罹癌? 醫師:纖維摩擦口腔也會癌變
健保大數據/110年鼻咽癌門診人次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鼻咽癌治療特色院所
未健檢難發現!近三年鼻咽癌人數減少恐因疫情影響
每年就醫人數約兩萬人 健保大數據揭鼻咽癌患者這年齡層最多
如何早期發現鼻咽癌?專科醫教你看懂鼻咽癌腫瘤位置、分期與治療方法
亞洲人好發!權威醫揭鼻咽癌3大危險因子 6大症狀與預防方法一次看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口腔癌患者吞嚥說話困難 語言治療、營養諮詢可改善
口腔正常卻流鼻水 確診竟是口腔癌三期腫瘤竄向鼻竇
中年男長期鼻塞、鼻涕帶血絲 檢查確診罕見癌症
拔完智齒疼痛難忍竟釀口腔癌 醫:超過2周要盡速就醫
最短命癌症!醫:頭頸癌發病時間早 死亡平均59歲
年逾萬人罹頭頸癌 口腔頻潰瘍、吞嚥卡卡快就醫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頭頸癌病逝 醫:不手術難撐過2年
口腔癌大腫瘤占據看不到嘴唇 移植重建
臉長惡性腫瘤遮住嘴唇 醫耗時12小時移除、重建唇部
頸部發現腫塊並持續變大 醫正子攝影追出扁桃腺癌
那些數據教會我的事/體內缺乏這種酵素 喝酒易提高罹癌風險
一年3000人死於口腔癌 為何多年檳榔轉作成效有限?
《寄生上流》朴素丹年僅30歲罹甲狀腺乳突癌! 醫揭「7危險徵兆」:幾乎都是女性
口腔癌要命 吸菸嚼檳榔須定期篩檢
每年3000人死於口腔癌 亂吃這東西傷嘴又致癌
《綜藝大熱門》資深樂手食道癌病逝!罹癌者9成為男性,初期無明顯症狀
癌症治療後嘴痛難耐 北醫專家:誤信這些偏方恐加重
花蓮慈濟醫院研究中草藥治腦癌 登上《自然》期刊
三成口咽癌染HPV病毒 台大長庚名醫:男性要打HPV疫苗
影/電療後…他1天暈3次倒垃圾人也倒 中榮推健康護照
喝水嘴角流出被當顏面神經麻痺 轉診檢出下頷腺癌四期
聲音沙啞5個月,一查竟是癌? 醫師提醒:不痛不癢的聲音嘶啞最危險, 超過2週就要查!
猜你喜歡
倪匡逝世/生前患皮膚癌,曾說:不怕死當作是解脫
50歲後開始有不適症狀 攝護腺肥大會變成攝護腺癌嗎?
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老化+低溫」導致死亡率增
預防口腔癌 醫師:留意五大症狀速就醫檢查
乳癌成文明病每36分鐘增1例 妙齡女4大問題釀病纏身
把硬塊當粉刺,竟變9公分腫瘤!一位乳癌患者的教訓:「怕痛」,最後可能才要命
乳癌拖2年乳房內鈣化如「降雪」斑駁 醫苦勸治療才改善
常常胃痛會不會是胃癌?醫師曝胃癌最大危險因子
50歲男血便以為「痔瘡出血」 竟是直腸腫瘤
無痛換水大腸鏡 揪息肉效果更好
營養狀況是抗癌關鍵!營養師:治療期補熱量 恢復期均衡吃
晚期肝癌免疫組合延命大突破 無奈高藥費阻礙治療路
再生醫療超級昂貴 CAR-T新藥抗癌費用逾千萬元
醫病天地/泌尿腫瘤 腹腔鏡手術療效佳
何時該切除食道?醫師詳解食道癌手術過程及術前術後照顧
8旬老嫗胃噁心原是罹癌!經醫檢查竟與她愛吃這個有關
乳癌患者副作用致手指僵硬 針灸及中藥調理後緩解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月經不規則、停經後出血 醫籲:盡速就醫
婦人沒抽菸卻咳血得肺鱗癌 靠多重療法才撿回一命
檳榔汁吐掉就不會罹癌? 醫師:纖維摩擦口腔也會癌變
海扶刀精準度大躍進!國衛院模擬技術縮短40倍手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