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攝護腺癌

排尿困難、血尿...我得攝護腺癌了嗎?「攝護腺癌」從症狀到分期存活率一次解析

良醫健康網

良醫健康網

「攝護腺癌」從症狀到分期存活率一次解析。圖/123RF
「攝護腺癌」從症狀到分期存活率一次解析。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在歐美較為常見,泌尿科權威、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前理事長蒲永孝教授曾表示,以發生率來說,黑人和白人的發生率比較高,相較之下,黃種人的發生率則比較低。

不過近年來不管是個案增加數或是死亡率,都正在急劇攀升,攝護腺癌同時也是107年癌症個案數增加最多第2名,增加百分比高達13.26;死亡率而言,自107年的11.76%、108年的13.1%,逐漸攀升至109年的14.8%,可見攝護腺癌對國人的威脅性正在逐漸提升。

何謂攝護腺癌?

想要了解攝護腺癌,我們得先知道何謂攝護腺,攝護腺又稱為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特有的器官,其外形似一顆胡桃,位於膀胱出口下方、直腸前方,並裹著尿道,可分為周邊區、移行區、中央區、前纖維肌瘤基質等,有7成的攝護腺癌發生於周邊區。攝護腺的功能包括製造液體以構成精液的一部分、調控尿液與精液的排出,以及分泌睪固酮。

40歲以上的男性就有發生攝護腺癌的可能,好發年齡則為50歲,蒲永孝教授分析,以40歲以上的男性來說 ,大約有1/3的人,其攝護腺中已經有癌細胞的存在;到了80歲,則約有一半的人,攝護腺中就藏有癌細胞;活到100歲,則大約90%的男性都有了癌細胞,罹患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

除了年齡以外,家族遺傳也是危險因子之一,有15%的攝護腺癌和家族遺傳以及基因有關,舉例來說,假設爸爸或兄弟患有攝護腺癌,則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若爸爸與兄弟皆患有攝護腺癌,罹患風險則增為4倍;若家族有人在55歲前罹患攝護腺癌,則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增為5倍。由此可見,年齡和家族遺傳為攝護腺癌重要的決定性因子。

另外,研究發現目前有8種基因與攝護腺癌有關。此外,身體發炎與感染也被認為與攝護腺癌存有一定的相關性,例如有性病史或攝護腺炎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也較高。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高脂的飲食習慣,也可能會提高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攝護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因此當症狀出現時,癌症可能已經進展到中晚期,臨床上也有患者完全沒有出現症狀。攝護腺癌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

.尿急

.排尿困難、力道較弱

.尿流變細

.尿速減低

.尿完後滴尿

.尿流斷斷續續

.膀胱無法排空之感

.夜尿

.血尿

.精液帶血

.射精疼痛

攝護腺癌第一~四期的風險為何?

第一期:沒有症狀,也無法由肛門指診檢查出來,通常是因為接受治療良性肥大所切除的攝護腺組織,在顯微鏡檢發現。此期的腫瘤侷限在攝護腺內,並無擴散到攝護腺以外的器官或淋巴結。

第二期:肛門指診摸到硬結或血液檢驗發現異常,但侷限在攝護腺內。

第三期:癌症已侵犯到攝護腺周圍的組織,包括周圍的儲精囊或鄰近攝護腺的組織,超出攝護腺的包膜。

第四期:癌症已經轉移,侵犯到鄰近器官淋巴結、骨頭或其他組織。

不同期數的存活率各是多少?

第一期、第二期:不管是手術或放射線治療,都有8-9成以上的長期存活率。

第三期:經過手術、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後,5-7成可有10年存活率。

第四期:如果只有淋巴腺轉移病人,平均存活率應可大於5-6年以上;轉移至骨骼或其他器官則平均存活率約2-3年。

參考資料: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攝護腺初期、中期、末期症狀與治療方式說明國泰綜合醫院—攝護腺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攝護腺癌 年長男性的夢魘臺中榮民總醫院—在做過攝護腺切片後,醫師告訴我得到攝護腺癌。聽人家說癌症是不治之症,我還能活多久呢?

責任編輯:陳學梅

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 癌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