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麗花判賠巨額遺產稅!遺產分配難公平,如何避免後代爭產?專家就理智面與情感面提解方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攝護腺癌

精液出現血絲 攝護腺癌警訊

【聯合報╱盧誌明/大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精液出現咖啡色或猩紅色,似乎不是很常見,專家估計發生率大約是五千分之一。不過,這個數字可能嚴重低估,血精病人常以為自己得到性病或縱欲過度,不願就醫。

但最近有幾篇研究指出,血精可能和攝護腺癌有關。男性大於40歲,又有血精時,建議到泌尿科門診,接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尿液與精液的檢驗,甚至考慮做攝護腺切片或膀胱鏡檢查。  

芝加哥大學與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泌尿科合作,收集1991年至2001年間參加攝護腺癌篩檢計畫民眾 26126人,其中139人曾出現血精(0.53%),1708人發現攝護腺癌,同時有血精與攝護腺癌者共有19人,占全體血精人數13.7%。

另外,50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民眾,罹患攝護腺癌機率約為6.5%,是血精患者罹攝護腺癌機率的一半。換句話說,血精患者有較高的可能罹患攝護腺癌。

另外,出現血精的攝護腺癌者,與沒有血精的攝護腺癌患者相比,較年輕、肛門指診較易發現腫瘤,也較為早期。  

整體而言,年齡、攝護腺特異抗原、肛門指診是攝護腺癌的獨立預測因子。血精的預測攝護腺癌能力則是在「近乎顯著」,翻譯為白話文,就是血精無法準確預測,但可能有攝護腺癌。

在華人方面,多年前研究65位16至69歲華人,發現一成是結核病,另外約三成有副睪結節。這個研究告訴我們:血精發生於年輕人,而且通常被認為無害;但在攝護腺癌篩檢群(大於50歲或大於50歲但有家族史者)中,血精發生率並不高,大約是千分之五,如果發現血精,則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大約比其他人高出一倍。

另一篇近期論文顯示,在270位血精病人中,發現8個攝護腺癌患者,8人都超過40歲。去年發表的研究則指出,經精阜儲精囊鏡檢查93個血精患者,大約五成是結石、四成有輸精管阻塞或狹窄,其他少見原因有儲精囊曩腫、息肉和良性腫瘤。

英國專家Aslam等人整理8篇論文,建議血精病人都要接受問診、肛診、排除凝血功能不良和高血壓、以及血液與尿液檢驗。如果小於40歲,血精少於兩次,且兩次相隔不到一個月,則應不必進一步檢查。

但年齡大於40歲,又有血精時,應該接受攝護腺癌篩檢,如果仍然找不到原因,可接受經直腸超音波、直腸內表面線圈核磁造影檢查、經精阜儲精囊鏡檢查。

高血壓 輸精管阻塞 攝護腺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