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高居男性10大癌症第5名,卻因攝護腺初期症狀和攝護腺肥大相似確診時常為時已晚,醫師提醒,年逾50歲的男性若出現尿急、頻尿、夜尿、解尿變慢症狀,應提高警覺。
新光醫院外科部部長黃一勝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族群,高居男性10大癌症第5名,受到人口老化、飲食西化影響,患者也有逐年增加趨勢。
黃一勝說,全台每年有約5000人罹患攝護腺癌,其中8成是「局限性攝護腺癌」,也就是癌細胞還沒轉移到淋巴結、骨頭、肺、肝等遠處器官。
攝護腺癌在早期治療上,可以利用開刀或局部放射線治療,但若是晚期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僅能以荷爾蒙療法治療,1到2年後再搭配化療或標靶、免疫療法,才有機會延長存活時間。
黃一勝指出,由於攝護腺肥大和早期攝護腺癌症狀相似,包括尿急、頻尿、夜尿、解尿變慢等,患者經常容易混淆,等到確診為癌症早已邁入晚期,建議年過50歲的男性,每年應接受肛門指診與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人可以提前到45歲。
💪更多健康推薦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