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55歲的林先生,五年前發現睡覺時會肚子痛,且痛到背部,一度被誤診為腸躁症,後來到醫院檢查,竟是罹患胰臟癌,治療後去年7月復發,轉移到肺部。接受針劑化療必須每周到醫院,後來改採口服化療,不用經常進出醫院,生活自由度變大。他說,能赴美參加兒子畢業典禮,這種喜悅無法想像。
林先生自費改用口服化療藥物至今,已經第五個月,病情控制穩定。最讓他開心的是,上個月他赴美三周,參加兒子碩士畢業典禮。醫師表示,6月1日起口服化療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能造福更多晚期胰臟癌患者。
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科醫師李重賓表示,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易察覺,逾半患者發現時已遠處轉移。過去針劑化療一直是主要治療方式,去年8月台灣通過可用口服化療治療晚期胰臟癌,但患者須自費,一個月要花2萬到3萬元,負擔相當大。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務科主任趙毅表示,針劑化療與口服化療在整體存活期、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的效果相當,但口服化療造成白血球下降的機率較低,主要副作用為拉肚子、胃口差等。
💪更多健康推薦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