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金洌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創斑馬魚轉基因致癌模式,證實B型肝炎病毒與C型肝炎病毒會誘發肝纖維化與肝內膽道癌,將有助於肝內膽道癌形成機制的研究、早期診斷及治療。研究成果已在6月23日刊登於國際肝臟研究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網路版。
吳金洌表示,肝癌及肝內膽道癌為我國第二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肝內膽道癌又屬肝臟內膽管癌變,早期很難察覺,只能以手術切除方法治療。
由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感染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可能誘發肝內膽道癌,但這兩種病毒的致癌機制至今仍不明;過去也從未有人建立肝內膽道癌動物模式來研究兩者的關係。
博士劉旺達利用基因轉殖技術,首度建立表現B型肝炎病毒X蛋白質與C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質的「雙轉基因斑馬魚」,並證實在斑馬魚肝臟內誘導上述蛋白質表現,會造成纖維化與肝內膽道癌。
研究團隊表示,這對肝內膽道癌研究是突破性發展,斑馬魚的肝內膽道癌生物標示基因也與人的膽道癌相似,這個嶄新的生物模式未來可用來研究人類肝內膽道癌機制、研發抗癌新藥。
同時,研究團隊也發現TGF-β1細胞因子可能是誘發B型肝炎病毒X蛋白質與C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質的主要因子,當抑制TGF-β1形成時,即可減少肝纖維化,肝內膽道癌比例從三成降低至一成。
目前研究團隊正準備提B肝、C肝「雙轉基因斑馬魚」專利申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