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咖啡護心血管、防失智!選淺焙還深焙好?營養師推薦「選這種」減少吃進梅納反應產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抗癌新知

免疫療法篩檢生物標記 有助預測肺癌療效

眾多晚期肺癌病友及家屬們引頸期盼免疫療法儘速納入健保,不過,給付標準迄今仍莫衷一是,有些認為,先用了再說,如有反應,健保再給付,有專家則建議,應先篩檢生物標記,在使用免疫療法前可預測療效,將錢用在刀口上。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台灣肺癌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副院長余忠仁醫師指出,免疫療法平均的反應率約兩三成,藥費負擔較高,如何選出「對的病人」,一直是癌症醫界努力的目標,因此,建議病人治療前應先做生物標記檢驗。

「什麼是最合適的生物標記?」高雄長庚病理科主治醫師黃昭誠說,目前醫界雖然對於最佳的生物標記還沒有定論,然而從病理醫師的角度來看,PD-L1檢測是目前大家可以接受的生物標記方式。

余忠仁表示,正因免疫療法費用昂貴,所以需要篩檢生物標記,依據篩檢結果看到的表現量多寡,作為用藥的重要參考依據。迄今仍無證據顯示,在用藥之前,不需要篩檢生物標記,就可預測療效。

不過,實際執行上,生物標記對於不同藥物療效預測的效益不同,某一個免疫藥物可以清楚界定出「切點」,表現量大於或低於這個標準該如何用藥,臨床醫師可以有所判斷,但此數據就不見得適用於其他免疫藥物,因為當初新藥臨床設計所選的生物標記「切點」不一樣,臨床試驗結果也各不相同。

「使用生物標記是對的」余忠仁說,目前歐美、日本等國家給付免疫療法時,均採用生物標記作為醫師判斷的依據,因為這具有科學證據,只是,該用在哪一個「切點」,應由專家及臨床醫師討論後統一。

至於討論中的免疫療法「西瓜甜再買」給付措施,余忠仁認為,這有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因為藥廠並非醫療決策參與者,沒有必要分擔用藥風險,如果健保最後採用「試用無效、藥廠買單」給付標準,某些藥廠可能認賠殺出,或未來的新藥乾脆不在台灣上市,這並非癌友之福。

免疫療法 肺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