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轉移…感冒藥救一命?教授解析化痰藥抗癌成分
有位朋友在2018-6-27寄來短訊。我點擊裡面的連結,看到一篇2018-1-26元氣網的文章,標題是:胰臟癌轉移腹膜差點「餓死」 感冒藥救他一命。我把它的重點拷貝如下:
60歲林先生去年發現罹患胰臟癌轉移腹膜,入院大半年做電療、化療,癌細胞仍迅速蔓延,連大腸都被侵吞、無法進食,僅能靠營養點滴維生。他接受醫師建議自費施打化痰藥物(Acetylcysteine),4周後能進食,2個月後腹膜癌細胞消褪大半……研究腹膜癌化的澳洲醫師David Morris經多年臨床研究,發現鳳梨酵素搭配化痰藥,可對消化道腹膜癌化產生抑制作用,該成果已在2014年發表,……國外已有醫師「老藥新用」,以化痰藥治療消化道腹膜癌化患者,因其中的抗氧化特性,可減少細胞損傷,並對癌細胞產生抑制生長效果,且自費費用便宜,堪稱「平價化療」。
好,我們先來看看Acetylcysteine是什麼。它的全名是N-Acetylcysteine,中文是N-乙酰半胱氨酸。它在臨床上有多方面的用途,但最重要的是針對普拿疼使用過量的解毒。至於在癌療方面,我們就先來看看這篇元氣網文章所說的「澳洲醫師David Morris經多年臨床研究,……該成果已在2014年發表」。
Morris總共發表了3篇有關N-Acetylcysteine和cancer的論文(2014,2015,2016各一篇)。元氣網文章所說的2014年那一篇的標題是Bromelain and N-acetylcysteine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ells in vitro: significance of combination therapy(鳳梨酵素和N-乙酰半胱氨酸體外抑制胃腸癌細胞的增殖和存活:綜合治療的重要性)。
這個研究是用培養的細胞做出來的,跟臨床研究無關。而2015和2016的研究也是用細胞培養或老鼠模型做出來的,也跟臨床研究無關。所以,所謂的「經多年臨床研究」,是沒有根據的。
事實上,縱然是用老鼠做出來的實驗也有對N-Acetylcysteine非常不利的。例如一篇2014年的論文就發現N-Acetylcysteine導致腫瘤數量,大小和侵襲性增加三倍,而老鼠的存活率也至少降低了50%。請看Antioxidants accelerate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in mice(抗氧化劑可加速小鼠肺癌的進展)。
再來,我們來看文章所說的【國外已有醫師「老藥新用」,以化痰藥治療消化道腹膜癌化患者】。可是,我搜盡所有能搜的管道,就是搜不到有任何這樣的報告或報導。
我唯一搜到跟“臨床”和“癌”有關的是兩篇2017年的臨床試驗。第一篇的標題是A Phase II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Oral N-acetylcysteine for Protection of Melanocytic Nevi against UV-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Vivo(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的II期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用於保護黑素細胞痣免於UV誘導的體內氧化應激)。而其結論是N-acetylcysteine沒有抗癌功效。
第二篇的標題是Pilot study demonstrating metabolic and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in vivo anti-oxidant supplementation with N-Acetylcysteine in Breast Cancer(初步研究顯示體內抗氧化劑補充N-乙酰半胱氨酸在乳癌的代謝和抗增殖作用)。可是,這個研究所檢視的是幾個所謂的代謝和抗增殖“指標”,跟療效沒有直接關係。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是頂尖的癌症研究和治療機構。它有提供非常詳盡的有關N-acetylcysteine的資訊,而其第一句話就是:N-acetylcysteine是對乙酰氨基酚(普拿疼)過量和分解粘液的有效藥物。 它還未被證實對治療癌症有效。
如果元氣網的報導屬實,那,這個醫療案例就應該被發表到醫學期刊。畢竟,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絕對堪稱是台灣之光。
原文:化痰藥治癌:平價化療?
推薦閱讀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版主林慶順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的教授(22年,現已退休),擁有40年的醫學研究經驗,及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版主是用醫學研究及寫作的經驗來經營這個網站,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主要目的是要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與誤導。https://professorlin.com/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重視心臟健康 可降低癌症罹患風險
2021癌症高峰論壇/邰肇玫敘事療法 朱俐靜與身體共處
2021癌症高峰論壇/臨床照護指引 助癌友面向陽光
2021癌症高峰論壇/譚敦慈 用吸油煙機、少清潔劑
2021癌症高峰論壇/客製化網站 守護癌後身心靈
2021癌症高峰論壇/乳癌卵巢癌復發 靠基因大數據預測
2021癌症高峰論壇/不菸不胖 抗癌打底一半靠飲食
2021癌症高峰論壇/抗癌新時代 陸海空包圍夾殺癌細胞
2021癌症高峰論壇/聯合報執董項國寧:從守望到照護
2021癌症高峰論壇/從預防到早篩 殲滅癌威脅
2021癌症高峰論壇/三道防線 抗肺癌超前部署
2021癌症高峰論壇/根除癌症 下波篩檢目標胃癌、肺癌
2021癌症高峰論壇/精準給付 健保邁向新時代
2021癌症高峰論壇/打造台灣醫療產業為下一個台積電
台師大研發新抗癌有機化合物 登上國際期刊封面
2021癌症高峰論壇必知九件事之9/惡病質
2021癌症高峰論壇必知九件事之8/CAR─T免疫細胞療法
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7/免疫療法
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6/標靶療法
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5/消融手術
2021癌症論壇/CAR-T免疫細胞療法 挑戰治癒癌症
2021癌症論壇/抗癌新紀元 海陸空夾殺癌細胞
2021癌症論壇/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 四類癌患最適合
2021癌症論壇/國衛院開發 胰臟癌分子標記準確預測手術後復發率
2021癌症論壇/國衛院長梁賡義:結合數據與用藥 癌症精準醫療啟航
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4/疾病風險預測模型
2021癌症論壇/治癌新曙光 CAR-T免疫細胞療法真的這麼神嗎?
2021癌症論壇/HPV疫苗 保護男女下生殖道
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3/癌症疫苗
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2/次世代基因定序
猜你喜歡
50歲女不菸不酒 竟一口氣長出10顆原發性肺癌
5年存活率是關鍵!治癌醫曝癌症治療前先做7件事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阿信」編劇淋巴癌逝世 醫師:出現3症狀要及早就醫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長年乳頭凹陷想做整形 組織切片化驗卻檢出乳癌原位癌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只輸北韓!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2 抽菸、環汙是危險因子
羅瑩雪乳癌病逝/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乳房痛原因
男性40歲後頻尿 小心「男人癌」上身 少吃高脂肪食物
蕭彤雯揪出0期肺腺癌!胸腔科醫提醒留意5不明顯症狀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如何遠離乳癌? 醫:出現6大症狀需提高警覺
不抽菸無不良嗜好的她性情大變 竟是肺腺癌合併腦轉移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直腸癌肛門全切除?器官保留治療術讓他不須裝人工肛門
2021癌症高峰論壇/邰肇玫敘事療法 朱俐靜與身體共處
重視心臟健康 可降低癌症罹患風險
2021癌症高峰論壇/乳癌卵巢癌復發 靠基因大數據預測
廖啟智胃癌逝/吃素確實能降低胃癌發生率 醫:但要避開2類食物
發現幽門桿菌到確診約3.4年 胃癌患者多數有2症狀
2021癌症高峰論壇/不菸不胖 抗癌打底一半靠飲食
輕斷食、生酮飲食助抗癌?權威期刊《Science》有初步答案
2021癌症論壇/邰肇玫:從癌症畢業 我真心覺得自己會好
2021癌症高峰論壇/譚敦慈 用吸油煙機、少清潔劑
胃癌分期症狀有哪些?專科醫師詳解胃癌治療方式
2021癌症論壇/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不菸不檳,口腔長期破皮也罹癌!注意口腔癌7大危險徵兆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
2021癌症論壇/癌症治療不中斷 關鍵在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