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藥品別亂吃!一次瞭解「慢性腎臟病」5大警訊、8大高風險族群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抗癌新知

專業觀點/發現不明腫塊 別只照單側X光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黃文彥】

國、高中生正值生長期,血氣方剛、活潑好動,也是最容易出現外傷的時期,此時如果出現不明疼痛或腫塊,逾一個月未消失,家長就應注意。

骨骼及軟組織腫瘤發生率低於1%,但好發於年輕人及老年人,尤其是惡性原發性骨癌,10至19歲是好發高峰。

骨癌發生原因不明,多數認為可能與基因有關。骨骼與肌肉出現腫塊、痠痛是骨癌常見症狀,以骨頭末梢最容易發生,下肢是最常見部位,尤其膝關節附近。

由於青少年本來就容易出現生長痛,甚至因活動量大,導致骨骼、肌肉受傷,因此誤診率相當高。事實上,如果是運動造成的肌肉腫脹,只要休息就可舒緩,不可能持續腫脹、疼痛,此可初步辨別惡性腫瘤與運動傷害。

X光是診斷骨癌的必要項目,判定癌細胞發生部位及破壞程度。如果身上有不明腫塊,不要只照單側X光,應檢查肢體左右兩側,協助早期發現。

不過,醫師可透過X光判斷是否有腫瘤,卻無法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腫瘤是否惡性,需組織切片化驗才能得知。

如果確定為惡性,因惡性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另外,更謹慎的作法是讓骨癌患者接受磁振造影、抽血、骨骼掃描,協助判斷腫瘤有無轉移。

過去治療骨癌,截肢是必然方法,但現今醫學進步,多數患者可透過骨頭重建獲得新生。讀者的兒子已植入異體骨,目前骨癌的五年存活率已大幅提升,若配合治療,仍有大好未來。

雖然骨癌易與運動傷害混淆,但家長勿因噎廢食,禁止青少年活動。只要不會導致肌肉過度痠痛,運動有助青少年身心健康。

青少年與家長要注意的是,如果身體出現腫塊、疼痛,超過一個月以上,尤其夜間休息也會痛,就應懷疑可能有其他病變。

諮詢:國泰骨科醫師陳鵬仲、新光骨科主任釋高上

腫瘤 運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