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今舉辦研討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根據研究指出,高量使用多種鎮定安眠藥5年,未來3年內不預期住院或死亡風險各增加約3成。台北榮總品質管理中心主任周元華說,「生活品質」才是臨床處理失眠的主要考量,誤用或濫用藥物的問題根源在於開藥者缺乏相關專業訓練,用藥者也沒有獲得充足衛教。
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理事長江秉穎表示,台灣人口2300萬,近10年安眠藥用量卻在世界第6到第10名間震盪,且有年輕化趨勢,令人憂心。
北榮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智傑表示,2018年有426萬人吃安眠鎮定類藥品,一年開出9.18億顆,花健保20.9億,對照美國用藥人口比,台灣是美國的一倍多,確實有濫用情形。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衛生司司長諶立中表示,睡眠障礙和安眠藥濫用,無庸置疑都是台灣健康照護的大挑戰,值得衛福部和健保署重視。
諶立中表示,現在醫師不得不看很多病人,結果睡眠衛教和睡眠評估的時間,也被簡化為一顆藥丸,這是導致臨床處置偏離實證的最大挑戰,也已經已經擴大到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都有濫用情形,對病人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
陳亮恭分析4萬多筆65歲以上長者,從完全沒用精神藥物到開始用藥後的健康資料變化,結果顯示,3000多位用藥超過20個月且高量使用者有45%同時併用三種藥,他們在後續3年內的不預期的住院風險增加了33%,死亡風險則增加了28%。
另透過人工智慧分析,陳亮恭發現,在失智症診斷前,有一些常見的疾病診斷順序會發生。像是先腦中風,後續出現中風後遺症和冠狀動脈心臟病,接著是精神情緒障礙,下一步才是診斷為失智症。也有糖尿病起頭,中間發生帕金森氏症、跌倒,接著又是精神情緒障礙、診斷失智症。
陳亮恭表示,病人得到失智診斷前,所看的科別可能都不是精神相關,先啟動藥物治療,開始了長期的用藥。如果能加強各科醫師的訓練,強調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並提升其可近性,或許能減少長期用藥情況發生。
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目前制度設計上,非精神專科醫師轉介認知行為治療有次數限制,只能一次,但一次對病人是不夠的。如果政策上認為認知行為治療直得推廣,轉介制度也應該要改變,才能更普及。
陳亮恭說,談老人多重精神藥物時,也需檢討疾病發生和照顧資源連結的問題,也許有很多長期高度用藥者的產生,是與失智症診斷得慢,照顧資源沒有跟上等問題有關。因為失智症照護人力有限,為了讓照顧者晚上可以休息,所以「藥物治療」先行,幾乎都會開安眠藥。
維新醫院院長許景琦表示,臨床上常碰到想斷藥但斷不掉的病人,這時候需要醫病雙方共同好好努力,兩者之間需要有很好的約定默契。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如果能成功減藥,研究發現視覺空間能力、語言、注意力、短期記憶、長期記憶、閉眼時的身體控制,都會有進步。
「不能只要求減藥成功,還要與家人病人之間達成共識,結果大家可以接受,這更重要。」詹鼎正表示,病人如果願意減藥,回診頻率就要增加,以免出事。但頻繁回診對老人家有時很困難,需要家屬一起幫忙,如果病人無法常常回來,至少家人也要幫他回診跟醫師討論,如果走到一半,病人受不了,也不能強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