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用藥停看聽

胃藥吃太多 恐加速骨質流失

元氣周報

台大醫院骨科醫師江鴻生 記者蘇健忠/攝影
台大醫院骨科醫師江鴻生 記者蘇健忠/攝影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報導】

吃西藥配胃藥是不少國人的習慣,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國人吃掉超過22億顆胃藥,其中制酸劑高達17億顆以上,等於吃下6000座101大樓高度的胃藥,不過醫師表示,長期吃胃藥,恐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胃藥制酸劑 抑制鈣離子吸收

台大醫院骨科醫師江鴻生說,台灣是骨鬆盛行區域,65歲以上老人,每五個就有一個有骨鬆問題,不分男女,造成骨鬆的危險因子分為環境行為及營養不良。

環境行為包含吸菸、喝酒、缺乏運動、女性運動過量及提早停經等;營養不良行為則包含攝取過多咖啡因、高磷質飲食及長期使用制酸劑及類固醇等藥物。

江鴻生說,氫氧磷酸鈣是骨骼硬度的主要來源,不論環境或營養不良行為,都會讓骨骼中鈣質加速從尿液排出體外,像是國人最常使用的胃藥制酸劑,會抑制鈣離子吸收,長期使用就會增加骨鬆風險。

除了骨骼 心臟肌肉也要鈣

許多長輩前來聆聽講座,並諮詢骨骼保健問題。 記者蘇健忠/攝影
許多長輩前來聆聽講座,並諮詢骨骼保健問題。 記者蘇健忠/攝影
他以「骨骼等於鈣質活儲帳戶」的概念,比喻鈣質在人體內的流量與平衡。江鴻生表示,很多人說鈣質流失,其實是不夠精準的講法,因為人體中不只是骨骼需要鈣質,包含血液凝固、肌肉收縮、心臟跳動等生理功能,都需要鈣質,而骨骼是人體中最大的鈣質銀行,99%的鈣質都儲放在骨骼中。

江鴻生說,當這麼多器官與組織需要鈣質,人體分配鈣質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以活下去為目標,而心臟跳動、血液凝固當然比骨骼重要,所以骨骼銀行中的鈣質常入不敷出。

蝕骨細胞 總是比造骨活躍

骨骼鈣質銀行的主要運作方式,是透過負責存入鈣質的造骨細胞,把血液中多餘的鈣質,存放在骨骼中;而蝕骨細胞的功能則是提款,負責把骨骼中的鈣質溶蝕,讓心臟與肌肉使用。

不過,造骨細胞就像個老先生,動作較慢,蝕骨細胞卻十分活潑,為了維持生命,蝕骨細胞總會多提領一些鈣質,供心臟備用,但常常過量提取,導致用不完的鈣質透過尿液排出體外。

過了35歲 鈣銀行存少提多

江鴻生表示,人體的骨密度在25到35歲是巔峰狀態,過了35歲,鈣質就開始存少提多;尤其雌激素能抑制蝕骨細胞,因此女性更年期後缺乏雌激素,骨鬆問題往往比男性嚴重。

保存骨質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開源節流,補充足量鈣質,規律運動刺激造骨細胞的活性,以幫助造骨細胞多多存款,同時也要適度抑制蝕骨細胞過度提款。除了要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更要在補充鈣質後,避免立刻喝咖啡、酒等利尿的飲品,以免鈣質來不及儲存,就被尿液排出體外。

補充鈣質 食物來源最理想

鈣質的補充,食物來源比非食物來源更佳,江鴻生指出,牛奶就富含鈣質及動物性蛋白質,可增加肌力,強化骨骼支撐力以維持體態。鈣質是骨骼唯一需要的營養,很多人補充的葡萄糖胺保養品,僅對關節軟骨潤滑有幫助,但對骨質提升一點作用也沒有。

江鴻生說,一般牛奶中並不含葡萄糖胺,現在部分成人奶粉中有額外添加葡萄糖胺,但提升骨質,除了補充鈣質,也要補充維生素D、鎂和鋅,促進鈣質吸收,並搭配運動日曬,是骨本開源最重要的方法。

鈣質 葡萄 胃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