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長期服藥的人愈來愈多,特別是慢性病患。在台灣,由於健保付了大部分的醫療費用,許多患者並不珍惜這些藥,藥物浪費相當普遍。
根據國外研究,每10個老人就有4個沒有完全照醫師處方服藥。因此,用藥前更應了解藥物對身體的影響。如何成為合格的長期用藥者,不浪費藥物?下列五項重要的基本原則提醒大家。
1嚴格遵照醫師開立處方的時間、劑量及頻次使用。
雖然有些病人在依醫師處方用藥,可能出現不適或治療效果不佳的狀況,以致患者自行停藥或減量,但正確做法是,仔細記錄這些改變並在下一次回診時,主動告知醫師並且討論。
2明瞭醫師處方的藥物名稱、效用及詳閱說明書(仿單)。
國人並不習慣閱讀說明書,就像買了新車,也很少人仔細閱讀使用手冊。然而,看病與買車不一樣,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對患者幫助極大。每個藥都有副作用,但不必太過擔心。藥物在上市前都經過大規模的臨床研究,而副作用是這些臨床研究觀察的結果。如果副作用出現的比例太高或太嚴重,藥物是不會被核准上市的。
3 列出用藥清單,包括目前服用所有藥物及健康輔助食品。
台灣人性子急,看病不想等,而健保制度是論量計酬,所以醫師也無法談太多話。為了讓看病更有效率,建議將所有用藥列一張清單,包括用藥時間、劑量及頻次。如果平時就將資料準備好,會發現服藥效果變好,每次看病時,為醫師節省時間,醫師也會非常開心。
4由固定醫師看診,以避免重複用藥。
在台灣由於看病方便,因此許多人看了多科醫師,甚至同一科也看了很多醫師,吃的藥越來越多。許多老人身體不舒服,可能不是身體有問題,而是吃的藥太多、太雜引起。因此,清楚了解自己的用藥才是有效治療的王道。
5服用胰島素等藥品,應告知醫師。
有些藥物可能因為誤用而危及生命,例如抗凝血劑或胰島素。最好隨身帶個用藥紀錄,如有緊急情況,別人才知道你正在用那些藥。
以上五項原則長期用藥或照顧老人時必須謹記。
有了用藥資訊,不但可以避免過度用藥,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也可以節省溝通時間,讓看診更有效率,也讓你成為醫師喜歡的病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