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酒駕危險,「藥駕」也可怕!一項針對600名45至65歲職業駕駛統計發現,35.2%職業駕駛過去一周至少曾經服用過一種藥物,最常見為降血壓藥、降血糖藥、止咳藥、肌肉鬆弛劑。另有六成駕駛在開車時,曾出現飢餓 、嗜睡 、注意力不集中 、與暈眩等症狀,影響駕駛安全。
安全駕駛 遵守4字訣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副秘書長、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李奕德表示,駕駛人開車過程會出現疲倦、適睡症狀,常與服用藥物有關。建議職業駕駛平時應遵守駕駛安全四字訣,主(主動告知醫師駕駛需求)、認 (認識藥物副作用)、選 (選擇安全藥物)、定((定時進食與服藥),以免危害行車安全。
舉例來說,服用感冒藥物,有時讓人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想睡。支氣管擴張劑會造成手發抖,有些肌肉鬆弛劑也會使人昏沉。部分糖尿病、降血糖的藥物,會使患者疲倦頭暈,建議糖尿病患者服藥以後,應該立刻吃東西,以免反而造成低血糖。
藥物分級 留意副作用
李奕德說,這些藥物可以分為紅燈、黃燈、綠燈三等級,紅燈屬於危險等級藥物,服用以後就不應該開車,或者開車前,應該接受專科醫師評估。黃燈藥物服用應該留意,要先向醫護人員諮詢,綠燈藥物對開車沒有影響。
法國研究發現,把危害駕駛安全藥物分為四大類,駕駛只要吃一種等級二、三類的藥物,開車肇事機率會提高1.06至1.22倍,駕駛人不可不謹慎。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說,患者就醫時,應該主動告知醫師,自己是職業駕駛,醫師在開藥時就會特別留意,避開容易引起其他副作用,會導致駕駛危險的藥物。另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規則服用,以免造成更大風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