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0.jpg)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胸脅痛常為肝病的症狀;胸脅位於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兩脅為肝、膽兩經循行的部位,由於膽附於肝,肝氣又易於橫逆,促使脹滿作痛,所以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脅痛患者多屬患有肝病的人,所以有脅痛的人要多注意是否有肝病。
張師指出,臨床上,脅痛為常見的問題,中醫認為,脅痛主要是因肝鬱氣滯、瘀血停滯、濕熱蘊結、肝陰不足所造成,其病機為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病位主要在肝,辯證重在氣血虛實。
治療上,實證以理氣活血、疏通經絡、清熱去濕為主。虛證通常是以滋陰養血柔肝的中藥複方為主,同時佐以理氣和絡的中藥材。脅痛除藥物治療外,還可搭配針灸療法、推拿療法,效果會比單一療法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右脅期門穴處隱隱作痛的狀況,這類型患者一般都會有逐漸脹痛增劇的症狀,不能轉側,手不可按,甚至呼吸不暢,為肝癰(膿瘡)初期,這類型患者多因飲酒過量,加上憤怒、憂鬱等精神因素所引起。期門穴位於人體的胸部,乳頭直下第六肋間隙的地方,也就是前正中線旁開四寸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