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入夏,竹筍正值產季,紅燒炒煮皆適宜,涼拌竹筍或竹筍湯因清爽鮮甜更倍受青睞;但衛福部南投醫院提醒,竹筍雖是低脂、低糖、高膳食纖維健康蔬果,但烹煮時一定要煮熟才能食用,否則恐引發氰酸中毒。
南投醫院指出,竹筍富含膳食纖維、微量元素,且低脂低糖是健康疏果,更因口感鮮甜清脆,紅燒涼拌皆適宜成國人喜愛的食材,但近期有卻有民眾食用竹筍後卻出現過敏、呼吸不順等症狀,經檢發現竟是因竹筍煮得不夠久,引發的食物中毒。
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說,民眾對市面上蔬果的印象多是可食用就應無毒素問題,實際上,天然的蔬果中本來就存在著天然的毒素,只是一般人不瞭解,而這些毒素包括生物鹼、含氰配醣體、血球凝集素、菇類毒素等。
其中,未成熟的竹筍或是筍尖部分也因含有氰酸,沒處理好就食用恐引發呼吸短促、氣喘、痙攣、昏迷等現象;南投醫院因此提醒,最好選擇成熟的竹筍,且一定要煮熟再食用,也呼籲處理這類食材一定不能心急,要有充足的時間來烹煮。
黃也強調,只要仔細挑選、小心烹煮,不用太恐慌會中毒,並建議煮筍前將筍殼完全去除,洗淨後放冷水、開中火煮滾開,切換小火續煮20至25分鐘,關火燜一下,待溫度稍涼再開鍋,確保竹筍煮熟,不僅甜味不流失,也降低氰化物毒性。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