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非萬能,零檢出更是不可能!3個關於檢驗與食安的正確觀念
正確觀念1:驗出農藥、重金屬的食物都好毒?請先確認到底含量有多少!
許多人聽到驗出農藥殘留,就覺得好害怕!但其實「零檢出」只是許多消費者追求的完美結果,重點還是必須放在檢出含量的多少!早期的檢驗方法與工具,和現今精密檢驗儀器相比,驗出來所謂的「微量」標準,其實完全是不同層次的。舉例來說,如果早期的檢驗法能檢測出1杯水中被偷加了1滴墨汁,那麼現在的檢驗方法則更加精密,能夠察覺整個游泳池的水中被偷加了1滴墨汁,即使是非常微量的存在也難逃儀器的法眼。
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何國榮在「我國食品檢驗與管理現況之研析」座談會中提到,「驗出1ppb」乍看或許很可怕,但以生活中的實物來舉例,1ppb的濃度大概是:2顆普拿疼均勻溶在台大的室內游泳池中(長25公尺、寬17.5公尺,水深140~150公分)。用一整個游泳池的水來溶解2顆藥錠,當你游泳時喝到一口含有1ppb普拿疼成分濃度的水,仔細想想,這濃度真的很高嗎?
現在的儀器精密度非常高,即使是百萬分之一(ppm)、十億分之一(ppb)的微量,實際上都有可能被檢測出來,因此當你看到媒體報導檢出的數值時,在驚慌之前,請先靜下心來,想像一下濃度的概念,再來評斷是否這所謂的「驗出」是否需要擔心。
正確觀念2:別再被假議題鼓動!「零檢出」不代表真的不含該物質!
[「零檢出」是不可能的。早期檢測技術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要達到一定的濃度才能夠被驗出來,但現在的技術進步,能夠偵測到的微量是越來越微小。過往儀器與技術驗出的0,可能會當作是「未檢出」的意思,,用現在的技術再重驗一次,很可能會因為機器的精密度提昇,而出現0.0000000001的數值,這樣就會從原本以為的「未檢出」變成是「有檢出」!大眾以為的零檢出,正確來說是表示「低於儀器的偵測極限」,與一般以為的「完全不含有該物質」是兩碼子事。
正確觀念3:安全不是「驗出來」的,而是做好源頭管理與風險控管
食品從生產原料到製作為成品的過程間,皆有發生安全危害的可能性,後端的成品檢驗或許能夠發現成品有異常的情況,但若想要依靠檢驗來守護食安,是完全錯誤的想法,檢驗的目的確認產品的品質是否合乎標準與規格、然而單靠檢驗並不能改變食品當下的安全性,若想要做到真正的食品安全,必須回歸到源頭管理。
因為,任何成品可以檢驗的項目非常多,若什麼項目都驗,其實是完全不合乎成本的不可行行為。舉例來說,食品添加物羧甲基纖維素鈉的規格標準,除了重金屬的含量,還可以測pH值、氯化鈉、含量測定等等多種不同的檢驗測試,如果是合格的成品,這些標準都需要符合。但如果為了要確認產品是不是正常的成品,每次都必須將標準全部額外再驗過,那反而是本末倒置、徒增成本的作法。
只有從源頭控管,讓上游的農場、製造商等生產者,其所生產出產品都能夠符合衛生安全規範的要求、避免有問題的原料流入食品製造過程中。這樣一來,只需要定期的抽驗,確認產品的規格標準與檢驗的結果是否符合一致,就能夠維持食品安全無虞,而不是什麼都要檢驗才能安心,陷入檢驗的迷思與食安的恐慌之中,做不必要的檢驗徒增成本與消耗資源。
在現世中一片「檢驗是食品安全的首要之道」的觀念裡,如果要真正掌握食品安全的概念,就必須從這普遍的迷思突破,要知道:檢驗並非萬能!食安問題應該要從源頭開始,每個步驟受到管控與把關,檢驗則是用來確認產品是否符合期待的標準與要求,讓品質與安全得到多一層保障。(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食力
食力於2015年10月正式開台。創辦團隊是一群媒體工作以及對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我們要重新建構民眾對食的信任,把過去被恐嚇、被誤解、被斷章取義的食品安全事件,用正確、知識與理性的角度,提供給閱聽大眾,讓「事實」能真正被看見。
「報真導正」四個字,我們所寫,我們負責,更希望你們看到。
官網:http://www.foodnext.net/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next.net/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充工業氮氣黑心米餅遭爆 醫師:恐有濃度不純、雜質風險
植物油逾5%不准叫巧克力 正名新制111年上路
貴婦茶品牌TWG檢出農藥超標 近300公斤遭退運
禁用於食品還用!查獲黑心寶寶米餅工廠近500公斤
可樂、氣泡水用二氧化碳 納食品添加物列管
恐致癌!食藥署訂嬰兒奶粉汙染物限量標準 7月上路
越南生蚵又出包 藏諾羅和A肝病毒遭退運
竹笙農藥殘留超標 知名餐廳也違規
台中春節防萊豬稽查不手軟!26件進實驗室查21項全合格
蘇貞昌:萊豬開放並非突襲 目前沒討論福島食品
早退回台灣豬標章!「肉多多」出示巡檢單自證清白
美國牛舌驗出弓蟲感染 逾1公噸遭邊境攔截
關務署:進口豬肉要「過三關」 才會呈現在儀表板
台灣豬標章已查核2千多家 家樂福等60多家下架
消基會:外食人口和大學生恐成萊豬的潛在消費者
採買年貨注意!小糖果、小餅乾可以只標這五項食品資訊
李遠哲:萊克多巴胺在安全標準內 對健康影響不大
萊豬進口 教育部兵分四路宣導營養午餐用國產肉
全民抗萊豬有效!好市多賣豬腳也標示不含萊克多巴胺
手搖飲標示糖、熱量 消費者無感
手搖飲含糖標示新上路 食藥署:看得清楚就可以
明天沒有萊豬進口? 豬農:疫情運費漲恐半年都進不來
明年元旦起開放萊豬 陳時中:明天絕對不會有
竹市46校營養午餐肉品與加工品 一律採用國產食材
地方瘦肉精零檢出無效 中市府:還有五招捍衛市民健康
萊豬進口疑慮亂象不減 陳吉仲:販售餐飲須標示豬產地
民眾憂加工品含萊豬 陳吉仲:進口豬會清楚標示
萊豬將進大賣場如何標?林右昌:分本國豬和外國豬2區
宜副縣長當陳時中面反萊豬 陳時中回:地方對食品了解不夠
台東縣衛生局免費提供標示貼紙 供業者自清未使用萊豬
猜你喜歡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港媒報導 吳孟達今下午病逝 享壽70歲
罔腰向高市衛生局自承:實未懷孕、超音波照非本人所有
禁用於食品還用!查獲黑心寶寶米餅工廠近500公斤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金莎要改名金莎「含餡巧克力」? 巧克力新制明年上路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年壞習慣,身體終反撲!肝膽名醫膽結石發作,痛到掛急診開刀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植物人奇蹟式甦醒 創世台東院為他辦畢業典禮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
理科太太賣維他命 衛局將約談
貴婦茶品牌TWG檢出農藥超標 近300公斤遭退運
充工業氮氣黑心米餅遭爆 醫師:恐有濃度不純、雜質風險
自曝懷孕引關注!罔腰接受調查 高市:釐清事證中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整理包/228三天連假就醫別亂跑! 醫院服務門診資訊一次看
藥品部分負擔至少40元?診所醫:三天藥才66元不符比例
友曝吳孟達肝癌化療虛弱無力說話 僅能手勢給反應
醫師分享急診與鳳梨故事 玩笑稱「吃鳳梨一舉兩得」
植物油逾5%不准叫巧克力 正名新制111年上路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罔腰自稱懷孕太荒謬 高市衛生局指傷害不孕婦女情感
赴高醫調查罔腰懷孕案 高市衛生局結果出爐
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比較安全? 專家曝背後真相:「這口味」最毒
奈良美智訪台隔離期滿 檢驗陰性出關吃剉冰
不再放寬!3月起居服時數不足者照顧失智重症 少賺50元
有性功能障礙?先看看你是否正在吃這些藥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