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科學研究指出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而究竟怎樣算是好的睡眠呢?一項澳洲的學術團隊就指出,「睡眠規律性」比「睡眠時長」更為重要,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在同一時間入睡,比每晚睡多久更能降低死亡風險。
睡眠越規律的人整體死亡風險低48%
該研究針對60977名參與者進行調查,並追蹤他們的「睡眠規律指數(SRI)」,指數越高,表示入睡和起床時間越規律,規律指數前20%的人每天就寢和起床時間都大致相同,差不到一小時,反之,睡眠規律指數最低的20%族群,每天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相差可多達3小時。
在長達7.8年的追蹤期間,研究者發現,睡眠時間規律的人比睡眠時間不規律的人全因死亡風險低出20~48%,睡眠最規律的人罹患癌症死亡的風險低16~39%,心血管和代謝疾病死亡的風險則低22%~57%。
即使是每天持續睡七~八個小時,但睡眠時間不規律的人,中風、心臟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風險也會提高。
固定睡眠時間比充足睡眠更重要
研究者表示,睡眠規律(入睡和起床時間的日常一致性)比睡眠時長(每晚的睡眠時間)更能預測死亡風險,比起以往強調每天要睡夠7~9小時,這次研究更證實了睡眠模式規律的重要性。
睡眠規律之所以與身體健康有關,是因為它是我們體內生理時鐘正常運作的指標,環境刺激如:光照、飲食和體力活動等異常波動,都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規律,使生理時鐘出現紊亂,對健康產生慢性的負面影響。
圖/ingimage
對現代人來說,維持規律的睡眠模式可能比增加睡眠時間更容易實現,如果你重視睡眠,想藉此幫助自己維持健康和長壽,不妨先嘗試固定每日入睡與起床的時間點,就算是假日想補眠或熬夜,也不要比平常超過一個小時。
‧年薪360萬夫妻為育兒買房 理專大讚好物件卻「勸阻首購」:不是時候
‧豆腐能變成肉?一招讓口感激變 取代絞肉少吃進上百大卡
‧每天洗曬衣+摺疊心好累?三寶媽分享「激省20分鐘」繁雜變輕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