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兔年,毛絨絨的小兔子是許多人心愛的寵物,也是許多試驗單位實驗人員的重要夥伴。動物實驗發展多年,各國基於長久建立的共識與標準,以及3R(替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精緻化refinement)原則,持續發展實驗動物替代方法。在兔年的開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兔子在台灣醫學研究的貢獻。
根據農委會發行「實驗動物人道管理2020年年報」,2020年全國共完成8724件動物實驗案件審查,研究計畫目的以「醫學研究」占58.5%最多,其次為含中草藥的藥物研究占13%、醫療器材11.3%,農業研究3.9%、健康食品3.7%、動物用藥及疫苗2.5%。上述研究案共使用332萬8902隻動物,包括2萬980隻兔子。
實驗兔多數都來自國內繁殖場
這些兔子絕大多數都來自國內繁殖場,其中8273隻到了試驗研究機構,6761隻在生物製劑藥廠、3488隻在動物用藥品場,藥物工廠、醫院或獸醫院也各有幾百隻。1萬1789隻兔子用於與「製造生物製劑」有關的研究計畫,3977隻兔子用於產品上市前測試,3758隻用於應用研究,1230隻用於基礎研究。
2020年,這2萬980隻兔子有3710隻存活,大部分轉讓供其他實驗使用或跨年度原計畫繼續使用(2761隻),720隻安養於機構實驗室尚未進行實驗,27隻被認養。
死亡的1萬7270隻兔子中,97.41%採化學性安樂死,以注射過量化學物質或吸入二氧化碳為主,2%是物理性安樂死(麻醉後頸椎脫臼、麻醉後放血),0.57%是非預期性死亡。2007年到2020年,每年都有1萬多到2萬多隻兔子被作為實驗動物使用,每年死亡率約為8到9成。
實驗動物對科學驗證的意義
社會大眾常會直觀地以動物保護觀點去看待實驗動物的議題,比較難理解實驗動物對科學驗證過程的意義。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徐濟泰表示,現今有很多專為動物實驗而培養的動物種類,幾乎每一種有關人體的研究都有特定的動物模式可選用,讓研究者揣摩在人體的可能反應。
台大獸醫學系副教授萬灼華指出,台灣各研究單位有設置「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監督並定期查核動物照護、健康管理等是否合乎規定,農委會定期事前通知並到研究單位進行所有相關文件與現場的評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