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吃肉和甜食不但有害健康,也可能加速地球暖化。專家警告,到2050年,高脂肪的西式飲食可能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80%,若不加以遏制,可能導致十億公頃的生物棲地遭到破壞,被挪來擴充耕地和放牧面積以餵飽全人類。
明尼蘇達大學生態學教授提爾曼(David Tilman)研究團隊指出,「收入增加和都市化,讓全球飲食趨勢逐漸從傳統食物轉向高糖、高油脂和多肉飲食。」
研究人員說,這種飲食習慣,也大大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可能性,威脅全球人類壽命。
這項刊登在《自然》雜誌的研究,分析糧食生產的環境成本與飲食趨勢,並探討飲食、健康與人口變化的關係。
研究發現,在1961年至2009年間,每人平均肉品消耗量和卡路里攝取量,與收入多寡呈正比,若納入未來的人口與薪資成長預測,趨勢顯示2050年蔬果占民眾日常飲食的比率將下滑,但豬肉、雞肉、牛肉及奶蛋類消耗量將增加25%至50%。
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數據模型,預測雜食性飲食、地中海飲食、魚素者和素食者等不同飲食方式,對環境和健康造成的影響,發現若改變飲食習慣,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平均可減少27%,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可分別降低10%與20%,而且這些數字只是保守估計,實際比率可能更高。
大規模推動改變飲食習慣的好處包括,減緩全球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避免開墾農地導致的物種滅絕,更可免於西式飲食可能引發的潛在疾病。
更重要的是,如果全球消費者轉向地中海、魚素和素食飲食,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維持在目前所有交通工具碳排的水準,保留下來的熱帶雨林和草原面積相當於半個美國。
這項研究與劍橋大學和亞伯丁大學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證明少吃肉,是確保未來糧食需求和避免氣候變遷嚴重後果的關鍵。
劍橋與亞伯丁大學的研究顯示,若維持目前趨勢,2050年光是糧作生產的碳排放量,就會超過目標值,且30年後全球人口將增加至96億人,隨著全球飲食習慣轉向「重肉食的西式飲食」,意味糧食將供不應求。
國際能源組織(IEA)預測,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成長最快的能源之一,到2040年,近半數新建發電廠都是再生能源,同時取代煤礦成為全球最大發電能源,但這仍無法阻止全球碳排攀升的速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