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是否「生鏽」了?用7個小動作來測試
坐位體前屈是負數?不管睡多久還是渾身沒勁?爬兩層樓梯就氣喘吁吁?今天,小編教你用7個簡單動作,在家檢驗自己是不是必須得加強鍛煉啦!
1.剪腳趾甲時,身體彎曲是否有不適感
如果伸展時覺得很吃力,就要重視你的關節和骨質情況,當心關節炎、骨質疏鬆等疾病找上門,這也可能是心臟出問題的信號。
美國《生理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雙腿站立時,無法觸摸到腳尖,可能和動脈僵硬度有關,是心臟疾病的前兆。
【對策】
每天5分鐘的伸展練習就能改善這種狀況,可從脖子開始,逐漸延伸到臂部、肩部、背部和小腿部位,對促進血液循環和關節健康很有幫助。
2.不挪動雙腳 能否轉身向後看
這個動作能測試出身體的中樞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程度。
如果做起來困難,那你就需要注意了。
【對策】
可以經常轉轉腰,能夠增強腰部肌肉、關節的功能,對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風濕性腰痛、坐骨神經痛等也有防治作用。
3.能否後踢到自己的臀部
這是另一個能測試身體柔韌性的方法。
如果你做起來感到很困難,說明你身體的靈活性和力量都不過關。
【對策】
美國私人健身教練科奈爾·基恩及英國私人健身教練馬特·羅伯茨推薦了兩種簡單的鍛煉方法:
可以一步邁兩層台階地爬樓梯、經常練習後踢腿。
4.遠行時 能獨立將箱子放上行李架
這個動作可以檢驗你的腰背和腿部力量,腰背力量差的人容易被慢性腰疼纏身。
【對策】
「倒退走」可增強腰背肌群力量,加強腰椎的穩定性及靈活性,同時提高腰部組織的新陳代謝,緩解腰背疼痛。
5.上下跳動10次 看心跳是否加速
這是檢查心率控制狀況和心血管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果你心跳加速、感到心慌,排除疾病因素,平時可通過多運動來改善。
【對策】
可以選擇間歇訓練,比如將快速跑和慢跑結合起來,能夠有效提高耐力,保護心臟。
6.早上7點起床 9點就會無精打采
早上7點起床,9點就會覺得無精打采嗎?很多人的答案為「是」,那就說明你可能因為長時間缺乏運動或久坐讓身體已經過度疲勞。
運動是公認的能量助推器。美國「健康網」一項涉及6800多人的大型研究發現,長期久坐的人進行有規律的運動後,比不運動的人疲勞感減輕很多。
【對策】
在乘坐公共汽車上下班的時候,提前兩站下車選擇步行,或者改騎自行車上下班;上班族每工作40分鐘後,就可以運動5~10分鐘。
7.能否「鴨子步」行走
鴨子步是怎麼走的呢?先緩慢下蹲到最深,然後像小鴨子一樣左右腿交替蹲著向前行走。
如果下蹲過程中感覺膝蓋前方有針刺一樣的疼痛,或者覺得膝蓋很酸脹,說明膝關節的髕骨軟骨可能有損傷。
如果膝蓋卡住動不了,或者覺得膝蓋內側或外側明顯疼痛,則說明半月板可能有損傷。
這個方法對大腿的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有一定要求,不建議50歲以上的人嘗試。
【對策】
堅持一個小動作——直腿抬高。
先坐穩,保持膝關節在座椅範圍外。然後整條腿用力繃直並保持水平狀態,同時用力勾腳尖,此時可明顯感覺到大腿肌肉緊張。
堅持抬高腿30秒,放鬆5秒,然後重複進行。
本文轉自邵逸夫醫院微信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輕度脂肪肝也可能癌變!身體出現3大警訊要當心
「怎多一隻腳…」阿嬤晨運完洗熱水澡 竟然中風了
令你生病甚至死亡 美國抗癌名醫指出損害健康的關鍵
大家都知道扭傷要冰敷 但是正確步驟和原則你懂嗎?
居住環境PM2.5濃度高 研究指罹患眼睛疾病風險增6%
有助緩解憂鬱和焦慮 研究稱這項運動比其他運動更有效
棉花棒直接擦拭傷口好嗎?醫師解惑5大錯誤觀念
Line瘋傳「醫管局」籲喝水預防流感 衛福部急澄清
冷氣團發威!專家建議剛起床先做這件事禦寒
長蝨子是因為身體不乾淨?專家:即使乾淨一樣爬上身
天冷泡湯正是時候?皮膚科醫師提醒7種情況得留意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糞便檢查報告寫什麼
韓國研究:1天刷牙3次 心臟衰竭風險降12%
研究:罹患這疾病患者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心臟病風險
定期全身健檢無法減少死亡率?醫師4點詳盡分析
病毒濃度更高!美國研究:肥胖者可能使流感疫苗作用減弱
天氣轉冷注意保暖 醫師提醒吃飯配紅、黑色食材助暖身
未來罹患癌症風險可能增7倍!研究揭這些患者有隱憂
喉嚨微痛、快感冒喝薑茶 為何反而症狀加重?
偏頭痛發作 為何吐一吐就好了?
打開掃地機器人 室內揚塵PM2.5爆表
咳得頭暈無力停不下來?因你不懂正確的咳嗽方式
保溫瓶裝什麼飲料都可以?掌握6重點使用才安全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尿液檢查報告寫什麼
洗澡前不宜刮鬍子?關於刮鬍子該注意的5件事
加重病情?研究顯示心臟病患者獨自住院的死亡率高
一天喝不到8杯水會怎樣?營養師建議可靠蔬果補水
「糖」真的是敵人嗎?營養師教你分辨好糖、壞糖
猜你喜歡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郭彥甫險休克劉畊宏即刻救援 醫:再晚2小時就不行了
人並非慢慢老去的 史丹佛研究:衰老發生在3個轉折點
不菸不酒無心臟病史…台南壯年員警猝死 留下一對求學子女
「艋舺」資深男星侯傑過世 失智曾沒穿褲流落街頭
傳罹患急性白血病 球評潘忠韋:積極面對
「自然療法大師」51歲身亡 看看風靡的養生法有多雷
翁家明演植物人躺20年秒醒 還能上街趴趴走
兒涉殺警入獄 女星罹癌養生一年狂甩28公斤
他秉持「過午不食」5年不吃晚餐 胃裡爛的一塌糊塗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台南名醫唐心北登山驟逝 親友病人不捨
海帶為什麼要打一個結?營養師揭露2原因
進急診室小心4大地雷!2大謊言絕不能說...
住高樓幽靜噪音少?實測結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兒科界「天使醫師」葉勝雄過世!享年42歲...臉書14字惹哭網友
長蝨子是因為身體不乾淨?專家:即使乾淨一樣爬上身
第二階段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聯醫:兩種情況不適合打
創立全台第一個乳癌病友團體 醫界「雷公」陳楷模辭世
頂級貨色組成僅31元!雲林營養午餐讓台北上班族掉淚
運動防護、延緩失能 物理職能治療明年可望直接服務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16日開幕 初期有這7科
親人握住病人的手 減痛效果跟止痛藥一樣強
「紙廠倉庫堆花生?」蔡總統您的一驚可能值2400萬
素食網紅吃一口肉後「崩潰」改宣揚肉食主義激怒粉絲
令你生病甚至死亡 美國抗癌名醫指出損害健康的關鍵
14組致命混搭藥健保示警 灰指甲藥、贊安諾不可同時吃
Line瘋傳「醫管局」籲喝水預防流感 衛福部急澄清
6度罹癌 日81歲資深演員梅宮辰夫病逝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糞便檢查報告寫什麼
沒錢看醫生!部分美國人吃魚類抗生素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