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說食依舊/九孔到底有幾個孔?鮑魚為何被用來形容臭不可聞?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生活智慧王

你開車是否會分心或放空?專家解析車禍2大類型和4種預防對策

在駕駛時,你是否曾經分心?(圖取自/Shutterstock)
在駕駛時,你是否曾經分心?(圖取自/Shutterstock)

聽健康

00:00/00:00

在駕駛時,你是否曾經分心?日本TOKYO FM電台節目 《JA共濟presentsなるほど!交通安全》 近日探討「前方不注意」的問題,並邀請日本汽車聯盟(JAF)東京支部的安全顧問杉本實,解析前方不注意的類型與防範對策。

「前方不注意」導致致命事故 占比高達四成

「前方不注意」指的是駕駛人在開車時,注意力從前方路況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根據日本警察廳2023年(令和5年)交通事故統計,在2,177起汽車肇事致死事故 中,有873起(約40%)是由於駕駛人的前方不注意所導致,顯示這類行為與嚴重交通事故之間的密切關聯。

駕駛人若未能隨時專注於前方路況,可能導致闖紅燈、車輛偏離車道、撞上護欄,甚至釀成追撞、與行人或自行車發生碰撞等嚴重事故。若不慎駛入對向車道,更可能與迎面而來的車輛發生正面衝突,危及自身與他人安全。

前方不注意分兩種 小心「視線偏移」與「意識放空」

杉本顧問指出,「前方不注意」可分為兩種類型:

外在性前方不注意(脇見運転)

這類分心駕駛主要是因為 駕駛人將視線移開前方路況,例如操作手機或導航、注意車內娛樂系統、觀看窗外景色等。近年來,許多交通事故的原因都是因為駕駛人邊開車邊使用手機,即所謂的「邊開邊滑」。

內在性前方不注意(漫然運転)

雖然駕駛人眼睛仍盯著前方,但注意力已經渙散,例如開車時恍神、思考私事,甚至進入無意識的駕駛狀態。杉本顧問形容這種狀況為「意識上的偏離」,同樣極具危險性。

如何避免前方不注意?專家建議4大對策

1. 避免邊開車邊操作電子設備

若需操作導航、手機、空調或音響,請將車輛停靠在安全的地點後再進行。即使是紅燈時,也不建議駕駛人查看手機,以免影響行車專注力。若有乘客,可請其協助操作設備,減少駕駛分心的機會。

2. 定期休息,避免精神渙散

長時間駕駛容易導致注意力下降,建議每2小時停車休息一次。若感到疲勞或注意力難以集中,應避免繼續駕駛,確保自身安全。

3. 保持車內空氣流通,減少疲勞感

車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導致昏昏欲睡、頭痛、注意力下降,影響行車安全。建議開啟外氣循環模式,或稍微開窗以增加空氣流通,維持駕駛的專注力。

4. 留意自身精神與身體狀況

睡眠不足、壓力過大或過度勞累,都可能使駕駛人進入危險駕駛的狀態。開車前應評估自身狀況,若發現精神不佳,應考慮改搭大眾交通工具,避免發生危險。杉本顧問提醒:「駕駛前請問自己,現在的身體與精神狀態是否適合開車?」透過自我檢視與良好習慣的養成,才能真正避免前方不注意帶來的危害,確保自身與他人的行車安全。

資料來源/TOKYO FM

汽車 疲勞 專注力 二氧化碳 睡眠不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