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生命智慧

擺脫憂鬱篇/讓他哭聽她說 陪他到悲傷的盡頭

元氣周報

面對親友的過世,哀傷,是必經之路,也是人生必學的功課。當哀傷之情久久未散,是不是問題?還是走進了憂鬱的循環?

五個階段 哀傷時程因人而異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蕭美君說,在學理上,將哀悼、哀傷反應分為五階段,包括否認、討價還價、憤怒、憂鬱沮喪及無奈接受。五階段可能是交替出現,時間也可能各有長短,但如果在半年到一年中,無論是不願承認現實、討價還價地怨天尤人、憤怒或沮喪情緒,並沒有好轉跡象時,也許得考慮尋求他人或專業的協助。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進度。」實踐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癌症希望基金會督導鄭凱芸提醒,不必過度在意有沒有「走出來」,或走過哀傷的時程快不快。

悲傷綿延 毋需強迫自己遺忘

鄭凱芸說,主流的社會認為哀傷有一定的期限,如果時間拖長、情緒反應強度增加,被認知為延宕悲傷、慢性悲傷,反而造成部分人的壓力,被社會或自我標籤為「不正常」、「脆弱」。

她從臨床經驗體認到,久久無法消散的悲傷,也許反映著自己與逝者特別重要的意義,不需要強迫自己加快遺忘悲傷的速度,而是重新看待悲傷過程對生命的意義。

需不需要協助,鄭凱芸認為更重要的指標應是——我們在悲傷中,是否還能執行角色的功能。例如失去至親的女兒,儘管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依然去上班、照顧孩子,把該做的事一一完成,何不讓他們保留哀傷的權利,盡情的抒發。

壓抑情緒 不如讓他盡情宣洩

鄭凱芸說,容許別人、自己有哀傷的權利,對台灣、華人社會來說,更需要學習。

尤其是部分宗教、風俗儀式中,要求生者「不要哭」,反而是讓生者硬生生吞下哀傷、壓抑情緒。蕭美君說,每到親友忌日或清明節,有些人會出現「周年反應」,甚至在前幾天就感到難過、哀傷,但這也是正常情緒調適的過程,不妨正常看待。

抒發分享 回顧逝者生命歷程

蕭美君提醒,面對哀傷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抒發、分享,不僅是個人層次的書寫、藝術創作,更好的方法是「談論」,無論是向別人談談已逝的親友,或家族之間彼此分享討論。也應該拋掉華人社會「死者為大」的包袱,而是真實的把自己對親人感受表達出來。

鄭凱芸說,自己便是透過親友、母親的談論,回顧過世父親的生命歷程,重新認識了父親,也重新建立了父女關係,「這對我意義非凡」。

生活失能 迅速對外要求支援

不過,沉溺哀傷的惡性循環,找不到出口、甚至無法扮演正常的角色功能,就應該「要求支援」。

鄭凱芸建議,不要「卡」在特定的角色中,例如只活在失去父親的女兒角色,而要創造更多元的角色扮演,去擔任志工、導護媽媽,也允許自己或他人帶著情緒去參與、扮演新角色。透過互助自助的團體,與相似生命經驗的人分享感受,也能學習如何像其他人一樣,重新、正向的面對生活。

心有千千結/專業協助 找到釋放出口

何時需要專業協助?蕭美君說,例如有人面對親友的猝死,總是感到焦慮,無法了解「不適切的罪惡感」從何而來?有時得透過專業者,協助還原逝者生前的對話、關係,找到不愉快的來源,才能獲得情緒的「釋放」。

協助的角色,也可由在世的親友來擔任。蕭美君說,尤其是當家屬之間,能自在地討論過往糾葛,無論正面、負面,往往能幫助整個家族,不再過度哀傷。

她提醒,我們常以為,固執的老人家無法面對談論逝者的過程,其實更多時候,是老人家更有彈性、更早正面看待失落的哀傷,不需要因此受限,壓抑情感。

猝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