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息肉會痛嗎?發現就一定要切?健檢醫師:關於無痛腸胃鏡,你最想知道的4件事
大腸癌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做無痛腸胃鏡揪息防癌的意識逐漸抬頭,然而,發現息肉該不該切呢?要當場切嗎?會痛嗎?切完就能恢復正常飲食嗎?…..一直是我們內視鏡中心衛教最常被問的幾個問題?就來為大家做個說明吧!
Q:息肉一定要切嗎?
A:大腸息肉大致分為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由於90%以上大腸癌的發生,是由大腸腺瘤性息肉經過10年左右惡性演變而來,而將大腸腺瘤性息肉切除可以降低76~90%大腸癌的發生,並且降低50%大腸癌死亡率。因此,大腸鏡檢查中,若發現大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最好要切除,以免隨著時間息肉增長進而演變為大腸癌。
以我們醫院這些健康或亞健康的受檢者資料分析,將近40%的民眾有腺瘤性息肉,若是50歲以上的受檢者,更有近50%有腺瘤性息肉;其中,容易演變成大腸癌的進行性腺瘤(advanced adenoma,指腺瘤大於一公分,或者有絨毛狀腺瘤,或者有細胞異常分化)約佔7~8%。
Q:切息肉會痛嗎?
A:基本上切除大腸息肉不會有任何感覺,因為腸胃道的神經位在較深的肌肉層,息肉切除一般只在表層的組織,所以就算不是進行麻醉舒眠內視鏡檢查,也不會疼痛。
Q: 切除息肉的方法有哪些?
A: 基本上我們會依息肉大小決定。通常小於 0.5 公分的息肉,可用切片夾(Biopsy forceps)夾掉即可;若大於0.5公分以上,我們會採取息肉切除術(polypectomy)或經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這是一種利用鐵線圈(snare)套住,再電燒把息肉切除的方法,切除後會視傷口大小給與止血夾關閉傷口避免出血。
Q:切完該注意什麼?
A:以目前醫學技術來說,切片或切除息肉是相當成熟的處理方法,一公分以下的息肉切除,出血機率不到2%。有些較大的傷口還會以止血夾關閉傷口來減低出血,一般來說,切除的傷口 5〜7天內就會癒合結痂,止血夾也會脫落排出,不必擔心留在體內。然而,在止血夾脫落前的這段期間,我們仍希望受檢者能配合以下事項:
(1) 一週內勿提重物、爬山、激烈運動-爬山其實還好,提重物與激烈運動容易引起腹壓提高,造成止血夾脫落。
(2) 一週內勿喝酒與吃生食—這是因為酒會刺激腸胃黏膜,生食可能有細菌,另外,粗纖的芹菜、金針菇會產生大量糞便摩擦傷口,也要小心。
(3) 5天內避免搭乘飛機一特別是用止血夾的受檢者,飛機密閉升空後高壓,會影響腸內氣體吸收,增加腸道壓力影響傷口。
(4) 術後回家要注意大便情況,當日宜多休息ㄧ其實,大於0.5公分或多顆瘜肉切除時的前幾天,糞便會有少量沾血這屬正常,只要血量慢慢變少就沒關係,除非出血不止,或只解血不解便才要留心,也可能是痔瘡造成。一旦發生出血狀況,醫師會評估狀況給予藥物治療,或再進行內視鏡檢查傷口並治療。
(5)瘜肉切除後,應依醫師指示,抗凝血劑再停5-7天,以免影響凝血功能。
大腸息肉經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過程說明
1.大腸內視鏡檢查出一顆1.2公分的鋸齒狀腺瘤性息肉
2.透過窄頻影像(narrow band imaging)可利於辨別表淺黏膜組織病變
3. 在黏膜下層注射溶液將病灶處和黏膜下層分開
4. 再利用內視鏡電刀圈(snare)將病灶切除
5.切除後會有一小傷口
6.以止血夾關閉傷口減少出血風險
●作者簡介_梁程超 醫師
專長:肝膽胃腸疾病、內視鏡檢查及治療、超音波
現職: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副院長
學歷: 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 台大醫院內科部 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肝膽胃腸科 總醫師 亞東紀念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 主任 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 主任 台灣消化系及消化系內視鏡 專科醫師暨指導醫師部定助理教授
延伸閱讀:
不愛喝水、自己停藥...1/10台灣人腎臟有毛病!醫師教你排毒護腎最重要的一件事
●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係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為建立特色及市場區隔,強化健康管理之品牌形象,提供您及家人量身訂作、獨一無二之專屬健康管理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

良醫健康網
不須道聽途說,由醫師們推薦出來的好醫師,是民眾最渴求的資訊。讓好醫師被看見,讓民眾心裡對於白色巨塔高牆的恐懼減除,有更正確的醫病觀念,是《良醫健康網》不變的初衷。
良醫健康網: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
良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whealth/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我需要做健康檢查嗎?醫籲這「3類人」最好定期做
頸部超音波、心臟超音波 健檢多1項 可防低溫猝死
用健檢遠離疾病 把握3要點
調查:國人罹慢性病增 近半成人活動量未達標
感覺良好…40萬人健檢才知有三高
動物怎麼健康檢查? 獅子照斷層秒變可愛大貓
萬人攝護腺免費篩檢!父親節要愛不要癌
影/奇美醫院母親節篩檢音樂會 民眾意外發現骨鬆癌變
57歲男不菸酒沒不舒服 免費健檢篩出大腸癌
40至44歲男性 最輕忽健檢
2萬筆資料分析 天蠍座自主健檢比最高
體脂過高、骨密不足名列十大健檢紅字 但這一項竟居冠
血液報告霧煞煞?專業醫師告訴你怎麼看
抽血健檢前 你用的採血器材安全嗎?
長期固定夜班工作者 雇主需提供特殊健檢
健檢報告完全沒有紅字 健康就沒有問題嗎?
不甩健檢報告 拖到肝炎糖尿病上身
聽到名人罹癌才健檢? 醫師:不舒服就要上醫院
免花大錢做健檢套餐 醫:善用健保健檢配家醫保健康
影/健檢調查 你的肺臟恐在46歲後就開始老化了
健檢項目永遠做不完 重點在醫師判斷解釋
心房顫動納老人健檢? 衛福部:3個月內研討提報告
天天游泳飲食清淡竟險心肌梗塞 原來忽略定期健檢
健康檢查很重要!抗煞醫師的沉痛呼籲
如何挑健檢中心?問他們一天多少人做胃鏡
成人健檢/只要掛號費 7成民眾沒用過
成人健檢/健保有獎勵 醫院勤拉病人做
勞工、成人健檢重複做 浪費資源?
關心自己的健康 很多免費健檢你做了嗎?
醫院健檢外包 抽血手臂腫竟求助無門
猜你喜歡
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
維他命C飯前or飯後服用? 營養師曝正確時機點:過量小心5大危害
每天都在吃B群,但你吃對了嗎?營養師傳授4吃法,才不會有吃等於沒吃
40歲起大腦開始衰退!日本醫學博士傳授「大腦排毒飲食法」:吃黏黏的食物,7招防失智
減肥免算熱量輕鬆瘦!營養師傳授簡單3招,低醣飲食控醣就好
保健食品吃了一個月感覺沒效該放棄嗎?專業醫師說這樣吃才看得出效果
不想做家事就故意摔破碗 夫無奈控「婚前不是這樣的」
防爭產,財富傳承早規畫!建議父母提早寫好遺囑節稅省,將財產依照自己的心意做好分配
「酪梨」不只可減肥,還是「天然防皺霜」!預防醫學名醫教你4大「養肌飲食」吃出好氣色
有片|清冠一號使用以及匡列、確診懶人包一次報你知
立夏後如遇梅雨季遲來,天氣濕熱食慾不振!中醫建議蓮藕食療 生藕、熟藕各具有不同功效
如何改善三高問題?營養師傳授心法教三餐這樣吃
營養師揭增強免疫力的3大方法及10種食材 讓你疫情期間吃得好,防疫沒煩惱!
與老伴鬥嘴容易越吵越冒火!薇薇夫人:婚姻家庭如戰場,需帶智慧上陣
喝對咖啡助減重、延壽!「8NG喝法」曝 做成甜點、晚上喝都不OK
有片|擔心「肌少症」纏身嗎?五個居家阻力運動遠離肌少症
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
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
牛初乳能提升免疫力嗎?研究牛初乳的專家這麼說
健康飲食搭配運動健身!增肌減脂、補蛋白質良伴的「即食雞胸肉」,你愛哪一味?
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運動好處顯著
缺鋅有哪些症狀?營養師教如何補鋅 每天吃多少才正常
水果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很多人做錯了 營養師曝「5種水果」放冰箱照樣壞
親耳聽母親說「你要幫助我解脫」!畢柳鶯醫師: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
香蕉要選直的還是彎的?帶斑點香蕉還能吃?專家告訴你香蕉的好處/壞處有哪些
後山緩慢步調,磨出寬容慢活!54歲曹蘭移民台東當小農:不再用美肌拍照,活出真實自我
我們是如何學會喜歡披薩、巧克力與蔬菜湯?專家告訴你飲食情感是怎麼創造的
「這道菜」適合早上空腹時品嚐 心血管疾病患者去除脂肪後再吃
有片|葡萄皮白白的是農藥嗎?營養師教你吃甚麼顏色的葡萄最健康
心臟病發讓他頓悟人生!賣掉千萬宅上山種菜:不能當首富,就當全台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最新研究:規律運動 可紓壓護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