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用跑醫院!資深醫教「5分鐘居家測試」出現一警訊暗示心肌梗塞前兆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器官捐贈移植

夏忠堅牧師:身體是泥造 靈才是真實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父子檔牧師夏忠堅(左)與夏昊霝(右)。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父子檔牧師夏忠堅(左)與夏昊霝(右)。
記者杜建重╱攝影

三十多年前,夏忠堅牧師曾被月刊推舉是創意牧師,當時的理由之一,是善於掌握時代潮流脈動的智慧以及勇於突破的毅力;三十年過去,夏忠堅牧師71歲了,但面對器官捐贈緩和醫療甚至安樂死等生死觀念的新轉折,他依舊是敏銳的社會觀察者。

讓孩子及早接觸生死學

「黃泉路上無老少,每個人應當知道總有一天會離開世界,這樣會珍惜每一天在世上所做、珍惜與家人的關係,越能健康面對自己的死亡,越能珍惜此時此刻。」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說,生死學在大學才被列入通識課都太晚了,家庭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正面看待親人離世,而不是把孩子隔離開來,產生未知恐懼,如果大家對死亡如果有健康的詮釋,就不會懼怕,那麼簽署器官捐贈就可以是自然的事,幫助長期等候器官的人得到一條生路。

夏忠堅牧師說,教會早年推動器官捐贈時,社會風氣仍停留在死留全屍,相較之下基督徒對生命、器捐有比較超脫的看法。因為基督教認為,身體是上帝用泥土所造,承載上帝所賦予的生命,聖經有一說是「死亡只是睡著」,有一天當耶穌再來時,死去的人會復活,面對大審判,根據他(她)與上帝的關係,決定是否進入永生。

讓無用身體找到其價值

也因此,基督徒能理解生命只是短暫的過程,身體價值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高,無論火化、樹葬、花葬等都不是問題,因為「靈存在才是真實的狀態」,捐贈器官當然更有價值,幫助別人活得更好,從現存身體找到永恆的生命。

他建議,政府若能規定人人須在健保卡註記捐贈器官的意願,民眾擁有選擇自由,相信對器捐推動會有很大的突破。

高齡社會之下產生照顧、生死難題,夏忠堅牧師說,「這幾年,我陪著師母探訪父母墓園,發現晚輩越來越不容易維持掃墓的習俗,很多墓沒人來掃,孩子應該都長住國外,何必折騰下一代呢?」夏忠堅牧師說,他常有機會關顧病痛中的教友,目睹醫療院所許多臥床多年、氣切、手腳扭曲變形的老人家,病人權益又有誰來維護?這些都是新時代下的生死議題,值得教會與社會展開對話。

器官捐贈移植小學堂

Q:器官捐贈有年齡限制嗎?

A:年齡並非器官捐贈最重要考量,重視的是捐贈者的生理年齡而非實際年齡,實務上仍有80歲的器官捐贈者,肝腎捐贈後,受贈者仍可因此恢復正常生活。

器官捐贈 器捐 緩和醫療 安樂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