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那顆還在跳的心臟拔走,他不就死了嗎?」公視熱播劇生死接線員,探討器官捐贈議題,面臨死亡到來,家屬掙扎,到底該不該器捐?如何與家人開口談器捐?劇中飾演外科醫師的演員曾少宗分享,自己願意簽署器捐卡,但會先徵求父母同意,生命圓滿才會器捐。
曾少宗說,人在沒有需求時,不會去思考器捐,也無法想像等待器官者為了活下去有多努力,直到接演這齣戲,真正接觸器捐個案的家屬後,他才反思自己應該為社會做些事,例如簽署器官捐贈卡。
「我願意簽器捐卡,但前提是必須尊重父母想法」,曾少宗說,父母很傳統,因為歷經親人離去的痛苦,讓他們避談死亡。換個角度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曾經他只是長針眼,需要畫刀把膿擠出來,父母都很心疼,更何況是捐出器官?
他說,這齣戲是要呼籲民眾看完後願意與家人分享器捐想法,在溝通後讓家人理解,尋求生命圓滿。
尋求父母支持 是條漫漫長路
尋求父母支持孩子器捐是一條漫漫長路,但他相信時代在進步,醫學資訊在更新,或許有一天父母會同意他器捐,如同這齣戲的目的,讓民眾開始思考器捐,因為當遇到需要時,時間都很緊迫,分秒必爭,所以一定要預先規劃。
為了與父母溝通器捐,曾少宗和父母一起看生死接線員,跟他們分享拍戲過程及宣傳遇到的個案故事,看見他們默默落淚,願意回憶已逝的親人,他相信已經跨出一大步,再來就等待討論的時機了。
拍這齣戲讓曾少宗學習面對生命,他說開拍前去彰化基督教醫院見習,跟著醫師看診、巡房和開刀,印象深刻是有位肝病病患,全身出現黃疸必須換肝,後來太太捐肝給先生卻出現排斥,等於太太白挨一刀,先生只好再等換肝,「那時我覺得面對生命,人好像無能為力」,幸好病患等到了捐肝者,再次重獲新生。
過往為戲宣傳是走上街頭,但曾少宗說這次是到醫院跟家屬和醫療人員分享,感觸很深,有捐贈者母親看了劇中片段,想起已逝的女兒,原以為淡忘的回憶又被喚起,不禁崩潰大哭,令人看了心酸,當下他想起劇中社工師帶給家屬溫暖,便端杯熱茶安慰她。
每場座談會,曾少宗都親自參與,看見很多60多歲的捐贈者家屬前來,可想而知是白髮人送黑髮人,萬般不捨親人,他希望這齣戲能撫慰家屬的寂寞和難過,也是戲劇能夠帶來的另一種生命價值。
最壞時刻 努力做最好的決定
製作人許家豪分享,不同於一般醫療行為,器捐是「有一個死、才有一個重生」,劇中角色都在最壞的時刻,努力做最好的決定,也是當初選這個題材的動機。其實50年前民眾聽到捐血會遲疑,但現在沒人有疑惑,相信器官捐贈未來也會被民眾接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