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四個甜蜜陷阱 你一定要知道!
【聯合報╱記者羅建怡╱專題報導】
從近來正夯的雷神巧克力,到每口要價百元上下的精品巧克力,不論平價或高價,一樣都有「陷阱」。讓巧克力達人細說分明,業界不可說的祕密,就此公開!
可可豆→巧克力磚
陷阱一:現成的巧克力磚,來源與風味難以完全掌握!
從量販、超商到精品百貨都有巧克力的蹤影,價差高達數10倍。但全球只有不到15位巧克力工藝師,是從尋找可可豆開始,自行烘焙、碾磨至成品;其它品牌多是從廠商進口的巧克力磚開始製作,一般稱為「巧克力融鍊師」,僅將巧克力融化後再製,無法完全掌握來源與風味。
Marie說,製作巧克力的關鍵兩步驟,一是在產地的發酵時間,二是烘焙技術。巧克力約有300至600種風味分子,巧克力工藝師得靠技術將不同的特性誘發出來,展現不同的產地滋味。這是取自巧克力磚,無法做到的事。
巧克力也有添加物
陷阱二:不溶於手、無須冷藏保存,都可能添加其他油脂!
巧克力取自可可豆,可可脂含量約50%,但為了讓巧克力成本降低、更容易保存,業者開始添加油脂,好一點的用葵花油、棕梠油,或更甚者,用含有反式脂肪的人造奶油。這些製品可延長巧克力的保存期限,且不需冷藏,但美味、健康大大減分。
達人說,好的巧克力得保存在14至18度間,因此判定標準之一,可視店家是否設冷藏櫃保存。若購買途中保溫不當,巧克力融化,代表結晶狀態被改變,也有可能成為不良品,建議可重新熔解或不再食用。
巧克力的分類
陷阱三:愈是美型美色,愈要小心含糖過高!
巧克力約略可分為黑巧克力、純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牛奶巧克力(Milk chocolate)、純白巧克力(White chocolate)。白巧克力不含可可粉,僅有巧克力油脂及牛奶,只有淡淡的可可味和濃郁的奶香,口感與一般巧克力不同。
依據添加物的不同,巧克力的形式和種類也有著千變萬化,像是實心(多為片狀)與加料實心(如添加果仁、軟糖、乳加或餅乾等)的巧克力,還有帶餡的夾心巧克力等。
有些巧克力不只巧克力,而裹上一層奶油或包上核果,甚至再包一層糖衣,讓它美型美色;但這些巧克力,都屬於高熱量、高脂肪、高糖份的食品。
好巧克力這樣看
簡單三步驟,一是先看表面是否帶光澤;二是動手是否一掰即碎;三是入口嘗,好巧克力要在32至34度間融化,入口就得在舌間化開,風味盡現。
若要保存,達人建議冷藏或冷凍皆可,冷藏庫約4度,取出後回溫至14至18度再吃滋味最佳;若是冷凍可保存期較長,但建議先冷藏、取出回溫後再享用。
最直接判別巧克力好壞的方式,就是用舌尖品嘗。若是太甜、入口如嚼蠟、吃不出產地風味,都不算是好巧克力。
百分比愈高,愈健康?
陷阱四:黑巧克力最適宜的狀態是68%~78%,高標或低標都不見得好!
標示「78%」的巧克力,代表其中78%取自可可豆,其他是糖與香草。好的巧克力必須有糖,才能達到口感與香味的極致,「糖」並非是萬惡之物。「%」只是可可脂含量不同,並不代表絕對好與壞。
巧克力的一生
可可豆生豆帶有一點酸,烘焙過的豆子,輕掰即開,帶有淡淡香氣,用手揉碾、加溫,出現巧克力的氣息,這款碎粒,就是最純的可可碎,常被用於烘焙產品。巧克力製造商挑出豆子、除去硬殼,並將豆子的中心部分磨碎再磨碎,到無顆粒、表面平滑為止。
哪裡賣?
1.義大利「Amedei」╱網路有售
2.法國「Michel Cluizel」╱微風超市及網路有售
3.法芙娜╱百貨、超市、網路都有,也售巧克力磚及巧克力粉等原料
4.比利時「瑪歌尼尼(Pierre Marcolini)」╱店售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免洗餐具有味道正常嗎?能耐高溫?招名威:3種情況不要用!
家居品牌CRATE & BARREL六項退運 因塑膠碗盤不耐酸
沒拔插頭、沐浴乳、灰塵...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詹雅雯首揭罹患帕金森氏症病因 竟是因從小接觸這毒物
台灣0~3歲嬰幼兒 有害物質暴露量最高
精煉植物油含3項毒物恐致癌 研究:棕櫚油最危險
食物容器、洗髮精、化妝品都有!研究:常接觸含PAE日用品增早死風險
北市抽驗美耐皿食品容器 發現三聚氰胺超標
8款抗菌砧板抽測 5款未達標
上月才回收 「克菌寧潔淨液0.5%」再回收4批共4000多瓶
消保處公布快煮水壺品質檢測 3成標示不符規定
KAKAO FRIENDS旗下便當盒餐具出包 不耐酸遭食藥署退運
台中抽驗抗菌潔手乳 3知名品牌生菌數、大腸桿菌超標
驗20件口罩3件含鉛卻難稱不合格 消基會籲訂標準
消基會口罩大檢驗 彩色口罩過關但3成防護效率低於80%
彩色口罩恐致癌 食藥署即起抽驗30件
顏色異常鮮豔就要小心 彩色口罩恐含致癌染劑
塑膠地磚抽驗 三分之二塑化劑超標
你愛吃的在榜上?微波熟食菌超標、健身餐脂肪高於標示
熱銷嬰兒地墊 塑化劑超標數百倍
嬰兒地板塑化劑超標百倍! 綠委籲全面調查
中秋烤肉注意!消保處抽檢烤肉盤 2件溶出物超標
蠶豆症殺手 公共場所擬限用合成樟腦丸
防油紙袋含全氟烷化合物會致癌? 檢測無異常,但出現2情況別用!
日常這些用品都有毒!釋出雙酚A恐致荷爾蒙亂、心肺功能異常
含禁用化學物質「滅蟻樂」 10件環境用藥遭裁處下架
邊境查驗/2款IKEA隨行杯 驗出塑化劑超標
玫瑰洗髮精好香,竟恐含塑化劑!台大化工博士:看懂2認證,避免洗出環境荷爾蒙
塑膠袋包肉、經年累月放冷凍 會釋出毒素嗎?
北市抽驗食具、染髮劑 1件竹筷含聯苯 多件標示違規
猜你喜歡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預防猴痘感染,衣服到底該怎麼洗?美CDC有指引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投身偏鄉行醫41歲腎衰竭 玉榮鄭吟豪獲妻捐腎完成移植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新冠邊境仍管制 疾管署照提醒猴痘44個高風險國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3類降血脂處方藥恐傷肝胰 食藥署要求加註警語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康復者宣言/夫妻確診 感受人情關懷
康復者宣言/確診申報不久 通知領關懷包
不進辦公室就滾蛋?上班族最青睞混合模式占比升至73%
被小黑蚊叮癢又腫!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