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林思宇)】
食安問題連環爆,食品藥物管理署對外陳述檢驗結果是「未檢出」,但偏偏外界和立委希望「零檢出」;專家表示,隨著儀器的進步,有些原本被認為安全沒問題的食品,愈來愈容易被驗出微量有害物質。在檢驗的科學世界,若真要檢驗到含量為「○」,實在很困難。
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何國榮說,「零檢出」其實沒有明確的定義,這是台灣自創的名詞,國外沒有對應說法;希望它不會被解釋為某一食品的某種含量為零,也期望它不會成為一個法律用語。因為學理上某種物質的完全不存在,是不太可能被證實的。
何國榮分析,近幾年從三聚氫胺、瘦肉精、順丁烯二酸到銅葉綠素,食安事件所以會被發現,很重要的原因是:分析技術快速進展。和傳統「液相層析紫外光光譜儀」相較,現在很多實驗室都有設置的「液相層析串連質譜儀」敏感度提升約千倍,達到十億分之一(1ppb)層級。因此以往沒有問題的許多食品,就被檢驗出含有一些有害物質。
「十億分之一,應可視為相當低的濃度。」何國榮解釋,若將兩顆止痛藥普拿疼放入台灣大學的溫水游泳池(25公尺長,17.5公尺寬,1.3公尺深),它溶解後的濃度即大約為1ppb。十億分之一雖是很低的濃度,但它不是「○濃度」。
何國榮說,若未來科學檢驗能力再提升1000倍,達到1兆分之一(1ppt)的層級,會更趨近零;屆時恐會有九成以上食品被檢出含有微量的有害物質,到時大家也見怪不怪了。
真的要到零,何國榮說,幾乎不可能,因為一莫耳分子數是六乘以10-23,以某有害物質100克為例,恐要10-21才行(現在是10-9)再者,檢驗都有隨機誤差,要無限次測量才是真正濃度。
他比喻,遠方有一群人,肉眼看不清楚,用一般望遠鏡看到人影,再用倍率更高的望遠鏡看出有六個人,食品檢驗也是如此。
至於「未檢出」,何國榮說國外也沒這個詞;「未檢出」等於「沒看到」也不恰當,應訂出一個標準值,在標準值以下就是合格,標準值以上就是不合格,如此區分才精確。
食品藥物管理署研究檢驗組長施養志表示,食品檢驗技術不斷地提升,未來的儀器檢測感度會越來越高,屆時將會有更多的食品被檢驗出含有極微量的有害物質,但是不管多麼的微量,終究是一個非常靠近零的值,而不是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