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歡喜做,甘願受」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精神科病人揹著這些重擔來到醫師面前,寄望壓力能獲得減輕、紓解。圖為醫病分享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精神科病人揹著這些重擔來到醫師面前,寄望壓力能獲得減輕、紓解。圖為醫病分享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快樂的醫生」。我們邀請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醫師回顧他們的生涯,分享他們如何從自己所投入的醫療工作找到意義,而熱愛他們的工作,享受快樂的人生。這是我們構思良久,第一次邀請到三位在他們的專業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好醫師,受邀時都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分享。從他們非常不同的故事,感受到他們如何在行醫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

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些經驗的分享,可以使迷失於名利誘惑而鬱鬱不樂的醫師看到明燈,也希望正在生涯抉擇舉棋不定的年輕學生,因為這些經驗分享而看到曙光,同時這也可以幫忙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

醫學生時代讀了瑞士Paul Tournier醫師的幾本書,使我覺得基督徒精神科醫師能與教會的牧師搭配,從事很好的心靈醫治工作。此讀書心得使我很早就期望將來行醫時,以精神科為志向。我和我同班另一位同學於1970年7月進入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

我們兩人在工作及生活上都是互相支援的好伙伴,彼此分享讀書及工作心得。他是我結婚時的伴郎。我們兩家在休假時常一起帶著小孩出遊。雖然後來他有很長一段時間留在美國,但我們兩人之間的彼此支持及鼓勵一直到今天仍持續著。

在老師當中,我經常找某位教授請教。雖然有不少人覺得他的話不好懂,但我卻喜歡找他談。我們的話題包括醫療、研究、社會新聞、家居生活等等,他是我一輩子的老師和摯友。醫師的工作充滿壓力,我很慶幸能有一位同輩及一位老師級的長輩做為可信任、傾談的對象,助我紓壓,使我在精神醫學之路上身心健康成長。

精神科醫師的臨床工作不只是單純的醫療,也涉及社會人文層面。病人呈現的失眠、焦慮、憂鬱等症狀,其背後常藏有許多心酸故事。病人揹著這些重擔來到醫師面前,寄望壓力能獲得減輕、紓解。不少人問我每天面對心裡背負苦楚重擔的人,長期下來會不會無法承受而被壓垮?

從事醫療工作,除了要有愛心,還需要有樂業精神。其實從事任何行業,都應如此。樂業精神不但使人享受工作,更能從工作中使知識、人格成長。要享受工作,必須對該工作有興趣,而有興趣的工作,不管它是否熱門,你都能做得愉快。樂業精神不只對醫療人員自己之身心健康有幫助,還能感染來就醫看病的病家,使他們也能與醫療人員有好的互動,建立好的醫病關係。

五十多年前,精神科是相當冷門的科。當年我選擇精神科時,不少人聽到時會投以好奇的眼光。工作多年後,有一次參加同學會,有的人問我每天要聽那麼多人吐苦水,心情會不會受影響,會不會覺得這工作很沉重,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要來看我是否也變得人怪怪的。

其實我相當感謝上帝,因為我是精神科醫師,人家才願意將其最困難、最痛苦、最得意、最快樂的私領域事情告訴我。我若要自己經歷、領悟這些事情,可能需要活幾百年才能做到,而只因我的工作性質,卻能每天免費獲得此學習、成長的機會。

其實,不論是從事那一次專科的醫療服務,你若不是醫療人員,病人就不會把他們的私密「傷口」掀給你看。所以每一次與病人互動的機會,都是上天賜給醫療人員的「禮物」。醫療人員應該以謙卑、珍惜的心領受。也就是以「敬天愛人」的態度,學習、執行醫療工作。

尋求快樂,閃避痛苦,乃人之常情。但是尋求快樂的方法如果不恰當,雖然可暫時獲得快樂,結果卻可能帶來痛苦。例如海洛因能刺激快樂中樞,但持續使用卻會帶來成癮及痛苦。許多人以為痛苦及快樂是可以清楚客觀界定的。其實不然,痛苦及快樂是相當主觀的經驗及認知。

我喜歡在炎熱的夏天喝一杯冰涼的飲料,那真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但是當我牙痛時,在炎熱的夏天喝一杯冰涼的飲料,卻是帶來痛苦。我在念大學之前,不敢吃蒜頭,要我吃蒜頭是一件痛苦的事。現在我喜歡吃蒜頭,吃蒜頭是一件快樂的事,卻會帶給別人痛苦的氣味。

我坐在熱門音樂會場,覺得無法忍受那噪音,坐立難安,實在痛苦。但是四周的年輕人卻是如癡如醉,快樂無比。這樣看來,天下的事、物是中性的,甚至是如舊約聖經創世記所說,上帝看他所造的都是「好的」。既然是中性的,好的,為何會出現痛苦或快樂的不同結果呢?

這一方面要看時機是否恰當,就如舊約聖經傳道書所說:「哭泣有時,歡笑有時;哀慟有時,舞蹈有時。」另一方面,在時機不對時,若當事人能以積極的態度,對事情賦予正面意義,視所遭遇的困難為上天為助人心靈成長,特別量身訂做,精心設計的訓練計畫,則仍然能扭轉乾坤,使絆腳石變成踏腳石,使痛苦變成快樂。

因畫「蒙娜麗莎的微笑」而聞名的大畫家達文西,曾在其筆記本裡面素描畫暹邏(泰國)連體嬰,分別標示為痛苦與快樂,以表示痛苦與快樂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其實台灣話的「疼」(thiaN)既表示痛苦,也表示愛。而愛會帶來快樂。台灣話的「疼」與達文西所畫痛苦與快樂連體嬰有異曲同功之妙。我們從日常生活經驗裡也可體會此看法。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被塞在高速公路或因某種原因而無法上廁所的痛苦經驗,而當我們衝向廁所解小便的剎那,我們如釋重負,體會到從痛苦進入舒服快樂的特殊感受。但平時我們隨時可上廁所,也就不覺得能解便有什麼快樂。

又如我們覺得身體某處發癢,卻因某種原因不容許去抓癢時,心裡會非常痛苦難受。本人就有過手上打石膏無法抓癢的痛苦,恨不得立刻拆下石膏抓癢。一旦能抓癢時,就覺得非常舒暢。上述解便或抓癢之所以會感到特別舒服、高興,乃是其動作之前有極大的不舒服、痛苦。此種快樂是與痛苦相隨的。

我的一個孫女五歲時曾因為急性腸胃炎嘔吐而住院。醫師囑咐24小時不准進食及喝水。第二天我們夫妻二人去探視她時,剛好主治醫師來查房。主治醫師診查後,當場指示說可以開始喝水了。她喝下我們遞給她的一杯水後,立刻很高興快樂地大聲說:「好好喝哦!」當她咬下我們遞給她的第一口白土司麵包時,高興的喊出:「好好吃喔!」若非已禁食受苦一天,她哪能感受喝一杯水及咬一口白土司麵包的快樂。

回首來時路,感謝上天讓我在醫學之路上有一位同輩和一位長輩一路關心、支持。感謝上帝的帶領,使我以感恩的心勉勵自己面對精神醫療工作的酸甜苦辣。並以痛苦與快樂是連體嬰的認知鼓勵自己與病人。總結一句話,選擇當精神科醫師,我是「歡喜做,甘願受」。

責任編輯:吳依凡

工作 精神科 醫療人員 蒜頭 住院醫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