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40年的陳玉祥,自小被父親叮囑「家裡就是因為沒錢,弟弟妹妹才死掉,你以後要當醫師救人,且不要收窮人的錢」,一路認真踏實成為台大醫師後,12年前決定提前退休到醫療資源不足的台東偏鄉落腳。盡管已70歲,身上還裝有7根支架,陳玉祥仍滿懷豪情壯志:「我要在後山一直行醫,到不會動才停止。」
在台東基督教醫院擔任院長期間,陳玉祥與團隊合作帶領東基通過評鑑,成為花東地區唯一的地區教學醫院。因為期許自己「哪裏有需要就往哪裡去」,他在醫療本業之外,成立「希望教室」,讓偏鄉窮孩子也能夠安心讀書。
手足無錢就醫病死 矢志行醫
陳玉祥對貧困深有體會。他六歲時,妹妹因腦膜炎無錢就醫去世;八歲時,弟弟生病也因為無力醫治而去世。父母深受打擊,陳玉祥立志認真讀書、行醫救人,順利考上台大醫學系。
陳玉祥認為父親囑咐他「幫助窮人」,是指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鄉地區。在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任主治醫師時,曾組織服務隊去偏鄉義診,但覺得不能真正解決偏鄉醫療的問題。「只有真正定居在偏鄉,才有可能從根本上緩解匱乏的醫療資源。」他說。
父囑幫助窮人 轉進台東服務
2009年,陳玉祥與同為台大醫師的太太曾芬郁討論,獲得同意後,他提早從台大醫院退休,隻身前往偏鄉中最破舊的台東基督教醫院,一待就到現在。
「台東民情純樸,病人不會質疑醫師,並且常抱持感恩之心,非常尊重醫師的判斷,和都市醫院很不同。」陳玉祥說,在這樣的環境下,醫師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用,他因此更「樂在台東」。
剛接任東基院長的2016年,陳玉祥碰上尼伯特颱風強襲台東,東基受創嚴重。陳玉祥跑上跑下,勘查各樓層受損情形,決定優先搶救血液透析室,讓病人可以正常洗腎;再整理一間手術室處理緊急病患,2樓則開闢另個區域處理輕傷病患。
東基一邊院內救災一邊救人,醫院人手不足,醫護紛紛主動歸隊,讓他十分感動,確信來到東基是正確的選擇。
不讓病患奔波 壯大東基陣容
陳玉祥有很多癌症病人,台東的醫療設施無法滿足完整的癌症治療,必須轉診到外縣市的大醫院,陳玉祥不忍心病人舟車勞頓又多花錢,心裡知道唯有改善醫療環境,才能改善病患的治療。
接任東基院長一職帶來改善的契機。陳玉祥和團隊想方設法,增添先進醫療設備,四處尋訪人才、說服他們下鄉行醫。去年東基已有25個科別、58位醫師,台大醫院也與東基簽訂醫療合作;還有他專長內分泌的太座,去年加入東基;專長小兒重症的兒子今年也到了台東。
心臟裝7支架 不忘攬醫師下鄉
2015年陳玉祥回台北住家附近打網球,卻突發心肌梗塞全身發黑倒下,引發敗血性休克,緊急送往三軍總醫院搶救,再轉往台大,在加護病房昏迷一周後,從鬼門關前奇蹟般醒來,後續在心臟裝了7根支架。即使在台大醫院復健時,陳玉祥還不忘問醫師有沒有興趣到東基服務,見一個問一個。
「我甦醒時的第一個念頭是,上帝不讓我走,表示我要更拚命地做。」陳玉祥說。返回東基後他堅持不減診,依舊每周門診五次,還把手機號碼告訴病人,「不能讓病人找不到我。」
「不只是醫病人,而是醫人。」陳玉祥說,自己和朋友在延平鄉桃源村成立「希望教室」,自掏腰包租教室、買桌椅、買教材、支付老師微薄的津貼,讓想念書的孩子可以晚餐後過來,在安靜的環境裡免費學習英數國文。九年多來花費200萬元,很多孩子因而課業進步,考上理想學校。他強調,如果要脫離貧困,孩子必須成長,跳出階級複製,期盼以「希望教室」陪伴孩子尋找人生方向。
求盡一己力,為謀眾人事。陳玉祥說:「我能撿回這條命,就當作資源回收能用就用,在這裡可以幫到這麼多人就是我的使命。」東基大家庭支撐他堅持到現在,而自己責任未了,「每天早上睜開眼睛都會感謝上帝讓我有新的一天。我要照顧鄉親、守護後山,不能浪費時間。」
第31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 個人獎
陳玉祥小檔案
年齡:70歲
出生地:基隆
現職:台東基督教醫院顧問、耳鼻喉科醫師
學歷:台大醫學系、日本四國愛媛大學博士
經歷與事蹟:
●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講師、副教授
●台東基督教醫院擔任主任醫師、副院長、院長
●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成立希望教室
●尼伯特颱風坐鎮醫院,領導團隊緊急應變得宜
●帶領東基團隊成為花東地區唯一地區教學醫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