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鄉居的傳統觀念是「如果把年邁的父母親送往養老院,就是一種不孝的行為。」因此那個年代「養兒」就是要「防老」,當父母親老了病了,子女就是要侍奉,讓他們在家安養天年,才不會落入鄰里之間的話柄。
父無法自理 只好送護理之家
當年我的父母親比較沒有這樣的觀念,所以他們年輕時就努力打拚,希望存夠老本,將來自給自足,無須依靠子女,不過他們的選項裡並無預先規畫老病之後的安排。
適婚之齡時,我和弟弟各組家庭,不能日日承歡父母親膝下,媽媽60歲罹病,住在我家,由我接送至醫院治療,病癒後好好生活了幾年,後因其他病症往生,沒有老後的問題。但爸爸前兩年嚴重中風,氣切後無法自理生活,不得已只好送到護理之家,由專人照顧。
全時有人照顧 生命可延續
爸爸如果能夠自己決定,他一定不會想去住在護理之家,但由於我和弟弟都在職場工作,而且爸爸必須接受專業的照顧才行,所以能夠選擇一間全時有人照顧的護理之家,才能讓爸爸的生命得以延續。
由於親身體驗許多長者老病後的照顧問題,為不給兒子們造成負擔,我已交代他們,在我和老公老病生活無法自理時,選擇一間較好的安養機構把我們送進去,或者我們也可以在頭腦清楚、四肢尚能自主時,自己做好安養的安排,因為這是現代社會的趨勢,我們要提早認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