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罕見病患重新站起來 陳英和獲台灣醫療貢獻獎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是慈濟首位外科醫師,他在脊椎手術及人工關節手術的成就,成功讓罕見的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身體呈「L」型的患者重新站起來,更直接測試復健護具,幫病患學習行走,視病猶親的他,今年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貢獻獎」殊榮。
66歲的陳英和自1991年施行第一例僵直性脊椎炎駝背矯正手術,技術獨步全球,更被收錄在美國《骨科新知》第八版,並撰寫成為2009年美國教科書《小兒脊椎手術》僵直性脊椎炎的手術治療章節,團隊經驗成為全世界的治療指引。
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系的陳英和,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總醫師時,得知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便自願到後山從醫,陳英和認為,同樣的努力若放在醫療資源缺乏的花蓮,是0到1的效果,選擇留在東部「讓更多的病人因為我的努力,而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
陳英和遇過最嚴重的病例是2013年來自廈門市的楊先生,他的身體駝背變形超過200度,臉部緊貼著膝蓋,歷經5次的矯正手術,嚴重變形的身軀得到140度的矯正量,讓他可以抬頭挺胸回家。
在2014年,陳英和首次見到患有「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罕見病例陳小姐,查閱中西醫學文獻,僅有2例的手術病案報告,加上續發性的踝關節馬蹄足變形。陳英和表示,這是高難度的手術,經過詳細評估,決定為她打造完整治療計畫。
陳英和以創新方式結合「閉鎖式切骨矯正」和「開放式切骨矯正」的手術,在雙側膝部各得到高達160度矯正量,成功矯正關節畸形,不但改善外觀,同時她的身高也由術前的93公分進步到術後的128公分,讓陳小姐終於能「腳踏實地」的生活。
陳英和也在陳小姐復健時,挑選仿高跟鞋當作復健鞋,讓她順利學習站立與行走,陳英和一路陪伴視病猶親,讓陳小姐深受感動,都稱呼他為「院長爸爸」。
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貢獻獎」殊榮,陳英和謙虛地表示,自己的初衷是「以病人為本」,能在這裡心無旁騖的投注一生,一本初衷發揮所長,是最值得感恩的事,也感謝醫界對於慈濟醫療的肯定。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醫病平台/貧病交迫的他們,幸好有這群照服員!
醫病平台/盼回熟悉的他
醫病平台/親愛的老伴確診阿茲海默症,我這樣幫助她「退化得慢一點」
手術麻醉到底危不危險?幾點沒注意讓風險三級跳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罹僵直性脊椎炎痛到無法走路 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
醫病平台/著手建立屬於自己晚年生命的迪斯耐樂園
台灣小兒麻痹之父畢嘉士 日前挪威逝世享耆壽93歲
醫病平台/分享老人醫療照顧的經驗
醫病平台/最值得投注的快樂老人國
名醫就是好醫師嗎?專家這句話突破盲腸
我的經驗/流鼻水、嘴唇腫… 我因奇異果過敏
專業觀點/奇異果過敏 通常因表皮絨毛
醫病平台/信願行盡人事聽天命
醫病平台/我的新太太和新生兒
醫病平台/黃春明罹癌仍牽掛寫作 妻:老爺車了,要慢慢跑、快快寫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腳踝翻船骨折 走路不再急驚風
醫病平台/到底我該怎麼做?
醫病平台/美人魚的交易
良醫幫圓夢 癌末患病榻喜見女兒結婚
腳踝翻船竟骨折 糖尿病權威許惠恒從中學會慢活
單親媽罹乳癌拖年餘一個人看診 醫生這句話惹哭眾網友
醫病平台/活出淋灕盡致的生命
偏鄉開車5小時看診 牙醫曲國棟一做18年
因一句話到雲林 比利時「方奶奶」 守護偏鄉醫療
李樹人/佛祖再大 沒藥廠採購頭兒大
我的經驗/抗癌最後一哩 敗給一根吸管
專業觀點/化療碰上吸入性肺炎 治療難
醫病平台/當護理專業終於被看見時
一趟單車行 他決定到台東幫助癌患者
醫病平台/大不幸中的小確幸?
猜你喜歡
兒科界「天使醫師」葉勝雄過世!享年42歲...臉書14字惹哭網友
不菸不酒無心臟病史…台南壯年員警猝死 留下一對求學子女
海帶為什麼要打一個結?營養師揭露2原因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16日開幕 初期有這7科
兒涉殺警入獄 女星罹癌養生一年狂甩28公斤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傳罹患急性白血病 球評潘忠韋:積極面對
「艋舺」資深男星侯傑過世 失智曾沒穿褲流落街頭
官員涉威脅學生 國健署:記大過調離主管職並法辦
未來罹患癌症風險可能增7倍!研究揭這些患者有隱憂
翁家明演植物人躺20年秒醒 還能上街趴趴走
「自然療法大師」51歲身亡 看看風靡的養生法有多雷
他秉持「過午不食」5年不吃晚餐 胃裡爛的一塌糊塗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手術麻醉到底危不危險?幾點沒注意讓風險三級跳
住高樓幽靜噪音少?實測結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大轉彎!科長承認買手機用官威恐嚇學生 衛部將開考績會議處
玫瑰洗髮精好香,竟恐含塑化劑!台大化工博士:看懂2認證,避免洗出環境荷爾蒙
運動防護、延緩失能 物理職能治療明年可望直接服務
蹲式馬桶和坐式馬桶哪個髒?看完這個實驗就懂了
醫病平台/親愛的老伴確診阿茲海默症,我這樣幫助她「退化得慢一點」
保溫瓶裝什麼飲料都可以?掌握6重點使用才安全
女全裸做「肛門日光浴」稱獲正能量 專家:有罹癌風險
「奶奶,你先睡,你兒子明天就來...」一個長照照護員心疼的謊言
頂級貨色組成僅31元!雲林營養午餐讓台北上班族掉淚
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8日開打 聯醫5院區加開診次
偏頭痛發作 為何吐一吐就好了?
14組致命混搭藥健保示警 灰指甲藥、贊安諾不可同時吃
親人握住病人的手 減痛效果跟止痛藥一樣強
不婚一定晚景淒涼?45歲女晚年規劃:賣房去旅行,最後住進養老院…
定期全身健檢無法減少死亡率?醫師4點詳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