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40歲以上免費健檢省千元,不同年齡層補助次數不一樣!搭「一量表」自測緩失能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的不確定性與「醫人關係」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看診示意圖。記者尤聰光/攝影
看診示意圖。記者尤聰光/攝影

門診來了位與我年紀差不多大的女孩,與她憂心忡忡的父母。

「你好,我是陳醫師。今天來這裡是怎麼了嗎?」陳醫師溫和地笑了笑。對於初次就診的病人,醫師通常會用更多時間認識病人、了解他過去的狀況,以便給予病人最適當的診斷及治療。身為跟診的實習醫學生,我站在陳醫師身後,默默端詳每個人的舉止表情──眉頭微蹙的母親、雙手抱胸的父親、侷促不安的女孩──診間的空氣漸漸滲出一股焦灼;安靜了數秒,女孩露出略為緊張的微笑,開始述說她的故事。

這位年輕的女孩獨自一人離開家鄉,來到台北就讀大學,正值人生最燦爛的年華;兩年前,她發現右大腿內側有個腫塊,便前往學校附近的醫院檢查,當時醫師由超音波所看到的影像判斷,認為較有可能是良性的脂肪瘤,暫時無需治療,這位女孩也回到了原本的生活。然而,在最近兩個月間,她感到腿部腫塊變大,便回到同間醫院檢查,這次醫師告訴她可能是惡性腫瘤,建議她到其他醫院尋求第二意見。經過本院一般外科醫師安排的核磁共振檢查後,她來到了整形外科門診;根據核磁共振的影像結果,陳醫師認為是惡性腫瘤的機率相當高,但若要確定究竟是哪種腫瘤,仍必須進行細針抽吸以檢查細胞型態。病人與其父母問了許多腫瘤、檢查相關的問題,而陳醫師也竭盡所能地解釋、回答;幾經討論,病人決定進行細針抽吸,並約好擇日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在門診,不時有前來詢問第二意見的病人,亦有原先診斷與現在不同的狀況;初踏入臨床醫學領域的我,每每在聆聽這些故事後感到惶恐──怎麼會這樣?病人怎麼想?誤診?疏失?要如何告訴病人?病人會不會感到憤怒?失望?他們會不會失去對醫療的信任?怎麼解釋才不會造成更大的誤會?法律相關的問題呢?怎麼辦?種種疑惑接連湧上心頭,自己思量許久仍得不到滿意的答案,陳醫師除了鼓勵我再多思索,亦贊成我將存疑之處提報至「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聽聽其他同學與醫師的想法,彼此激盪下,或許能覓得解套方法;極其幸運的是,討論過程縝密豐富,讓我在短短兩小時內發現自己的盲點、促使我改變思考問題的角度,許多疑惑迎刃而解。

我發現,自己最初的思考已預設立場,即「之前的診斷是錯的,我們是對的」;然而在醫學領域,許多時候沒有絕對的是非,只有「比較可能」與「比較不可能」。要做出判斷,時常需要統合病史、臨床表徵、身體檢查,思考最有可能的原因,再進行影像與其他檢驗以佐證推測,即便如此,我們仍只是旁敲側擊,無法斷言這必定是某種疾病。有人說醫師就像偵探,循著各種線索揪出兇手,但醫師與偵探的差異在於「人」是動態、不斷改變的,不同時期,醫師所能收集到的線索不盡相同,輔助工具亦各有其限制及弱點。對於同樣的線索,主觀判斷也可能有異,甚至在不同人身上,同種疾病的表徵也可能有別。影響判斷的因素實在太多,我們必須理解,做出診斷與治療的過程充滿了變動與不確定性,並非如天秤的兩端,非黑即白。

然而,即便是身為醫學生的我,都需要與師長、同儕討論,才驚覺自己的想法有謬誤,要怎麼做,才能讓非醫學領域的人們也理解這些變動與不確定性呢?此時,良好的溝通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腳色。相信每位醫學生對「臨床溝通」、「醫學心理」這些詞彙都不陌生;事實上,從學生時代起,就有許多必修課程讓我們培養、練習溝通技巧。

溝通技巧固然重要,但我認為「溝通」只是外顯的過程,「信任」才是背後的關鍵;唯有完全的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唯有良好的關係,才能達成有效的溝通,唯有有效的溝通,才能讓醫師與病人都心安,使醫師無後顧之憂,盡心盡力解決醫學方面的問題。

那麼,「信任」從何而來呢?除了對人性有所了解,也需要以真誠的態度面對他人。許多人習慣用「醫病」來描述病人與醫師的關係,不過我更喜歡「醫人關係」這個說法──我們是與「人」建立關係,而非與「病」建立關係;當病人與醫師建立關係時,其實不只限於兩人之間,而是「人」與「醫學」兩個群體的互動,這些互動交織成綿密的網,真誠與溝通使其堅固,猜疑與誤解則會腐蝕。對人性的了解,進而找到適時適性的解套方法,需要歲月錘鍊,不斷觀察、思考、反省與體悟,並非一蹴可幾;但我想,無論作為醫師或病人,都要秉持誠摯的心對待彼此,才能一起守護這片信任之網!

(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

惡性腫瘤 整形外科 腫塊 核磁共振 脂肪瘤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