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張素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
96年6月某天晚上,妹妹在醫院裡體檢,報告顯示血液中芽細胞異常增生,骨髓穿刺檢查證實血癌。
醫師說明治療計畫,表示骨髓移植是唯一可行的方式。家中四位兄弟姐妹至門診抽血進行骨髓配對檢查,我與妹妹配對吻合,隨即安排骨髓移植。我覺得這是上天給我最美好禮物。
骨髓移植前一個月,每周至門診抽250c.c.血液作為自捐血的準備,連續三周由桃園搭火車至台北,共抽血750c.c。記得有次還因頭暈作嘔於捷運站,怕妹妹擔心,騙她是暈車所致。
骨髓移植的適應症包括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癌、嚴重地中海貧血等,進行方式是將正常人的健康骨髓注入病人的靜脈血流中,使新的骨髓移至骨頭內海棉樣組織中,恢復造血機能及產生正常的血球。
手術前完成常規性的檢驗,包括胸部X光、心電圖及血液等檢查。手術當天施行全身麻醉,由醫師利用抽髓針,自我的骨盆腸骨內抽取約1000c.c.骨髓,經過處理後,裝至血袋中,完成抽髓手術。
抽髓過程,醫師將自捐血輸回我的身體,術後輕微頭暈、嘔吐,雙側抽髓部有痠痛感,其他一切狀況皆良好。
返回病房時接到妹妹打來的電話,除互道關心,她一直謝謝我給她一個重生的機會,當時我倆於電話兩端分別掉淚。我隔天出院,並於一周後恢復正常生活。妹妹經過兩年留職停薪調養身體,現也重返護理的工作崗位。
這次骨髓移植經驗,讓我了解到陪伴、傾聽與鼓勵,不僅可運用於臨床病人照護,也能實際運用在周遭親友身邊。「捐髓」是一項能帶給人重生和希望的美舉,希望藉由文章分享能讓民眾對骨髓移植能有進一步的認識。
【2014/08/09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