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賴昀珠(彰化市)】
人家說當醫師的薪水高、社會地位好、生活有品質,但我似乎在老公身上看不見這樣的特質,反倒是全年無休、24小時手機待命,是我家老公的生活寫照。
每天清晨不到七點就出門的他,晚上得看病人狀況,才能決定是否可以回家吃晚餐。
颱風天風大雨大、假日要出遊,他都要先到醫院探視過病人才放心。遇到病況不佳的病人,就算他已經下班或已就寢了,手機仍常常無預警響起。
外人聽聞,總認為老公太拚也太傻,錢沒有賺得比人家多,付出的心力卻多很多,對一位當醫師的人而言,這樣的生活似乎沒有品質可言。
的確,站在家人的立場,老公做很多,卻不一定討好,尤其現今醫療環境惡劣,他每天在加護病房跟病人做生死拔河,這樣的環境,工作人員必須有極高的抗壓跟耐受力。看在老婆我的眼中,難免有諸多的不捨,畢竟為人妻,誰不希望自己老公可以準時下班一起吃飯,假日可以全家出遊去?!
不過結婚多年,除了忙碌的工作跟無法準時下班外,其實老公一直很努力照顧這個家,家中哪裡要維修、需要採買什麼,他總是不假他人之手。
雖然孩子成長過程,他沒有辦法參與學校活動,然而他還是很關心孩子狀況,晚上閒暇會擔負起指導孩子課業的責任。他的身教,兩個孩子均看在眼裡,很能體諒爸爸工作的辛苦跟不便。
身為他的另一半,我也曾經在同樣的環境工作過,一直認為醫療工作是救人、助人的行業。他每一次將病況不佳的病人從生死邊緣拉回的成就,我都能感同身受。
老公一直努力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讓我替那些能在他手中受到照護的病人,感到安心。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