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連倚南 台灣復健醫學拓荒者

連倚南雖已退休,至今仍在許多醫院教學。 記者鄭超文/攝影
連倚南雖已退休,至今仍在許多醫院教學。 記者鄭超文/攝影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專訪】

「其實,剛開始,我的夢沒有那麼大,只想把工作做好。」這是今年特殊醫療奉獻獎得主,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連倚南聽到獲獎時的反應。

「只想把工作做好。」短短七個字,連倚南花了四十多年,將台灣復健醫學從點、線、面,發展成今天近一千名復健專科醫師的規模。

46年前,連倚南是位內科醫師,他跟有「台灣肝病之父」之稱的宋瑞樓研究消化系統,黃疸是他任住院醫師時的研究主題之一。

復健醫學對於當時的台灣醫界,甚至連倚南本人,幾乎都是未知領域,他是奉命轉調。

「進入復健這個領域,完全是一推一拉的結果。」一推一拉,指的當年台大院長邱仕榮與內科主任蔡錫琴,民國55年,連倚南完成總醫師訓練,他接受兩位師長推薦出國進修,從此與復健醫學結緣。

未知領域 只能勤墾荒

連倚南(右)慶祝台大復健部王亭貴(中)與王顏和榮升教授。全台復健科醫師幾乎都是連倚南一手培育的徒子徒孫。 圖/連倚南提供
連倚南(右)慶祝台大復健部王亭貴(中)與王顏和榮升教授。全台復健科醫師幾乎都是連倚南一手培育的徒子徒孫。 圖/連倚南提供
在復健科尚未成為專科的50年代,連倚南堪稱台灣復健醫學拓荒者。很多人認為連倚南有先見之明,但他認為一切都是機緣。與多數人一樣,面對未知領域,連倚南也曾害怕、驚惶,不知是否能開花結果,只能就像一頭台灣水牛,一步一腳印默默墾荒。

台大復健部坐落於台北市公園路,民國55年時是一棟兩層樓高的樓房。連倚南自美留學返國後,正式接掌台大復健部,草創之初,除主任外,僅一名主治醫師。

連倚南回憶,當時不僅台大缺復健科醫師,全台各醫院也鬧人才荒。一路走來,最困難也最有成就的是,培訓復健醫療團隊所需的各種專業人才。

連倚南的學生,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賴金鑫表示,連倚南雖然不是國內第一位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的人,卻是讓台灣復健醫學成長茁壯的人。

賴金鑫說,早期復健醫學仍侷限於小兒麻痺病患的復健治療,在連倚南堅持下,復健領域開始拓展至中風病患、心肺復健及運動復健,才有今日的規模。

從南到北 建立復健網

為培訓復健人才,連倚南親自至高雄醫學大學、成功大學、花蓮慈濟大學等校開設復健醫學課程。

過去沒有高鐵,連倚南犧牲假日,搭車往返南北,只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全台復健醫療網。正因如此,現今各醫院的復健科醫師,幾乎都是連倚南一手培訓出來的徒子徒孫。

連倚南不僅是醫者,更像師者。徒子徒孫們最佩服老師的身教與言教。

問起台大復健部主任王亭貴跟隨連倚南的往事,他說:「嚴格」。連倚南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學態度與堅持。他說,老師兩小時的課往往會上三、四小時,教學回診一路從上午11時到下午2時,學生都已飢腸轆轆,他仍滔滔不絕,字字氣納丹田。

想當伯樂 培養千里馬

「我最大的志趣是想當伯樂,那養千里馬的伯樂;希望畢生培養成千上萬的千里馬,復健醫學的千里馬。」這是今年8月25日,台大復健部50周年慶,連倚南發表演說中的一段話。看著台灣復健醫學從無到有,茁壯成長,連倚南說,「我的美夢已經成真。」

連倚南39歲當選十大傑出青年,今年78歲榮獲特殊醫療奉獻獎。連倚南說,十大傑出青年是給個人的肯定,特殊醫療奉獻獎則是對復健醫療團隊40年來的肯定,「我只是代表全台復健團隊領獎而已」。

連倚南89年自台大退休,至今仍在台大、國泰、新光、慈濟等醫院教學,連倚南教授復健醫學教育基金會也於同年成立,鼓勵復健醫學教育,提供獎助學金,讓各國醫師能來台灣學習復健。

台大復健部四樓角落仍保留連倚南的辦公室,古色古香的木製屏風與辦公桌椅,都是當年胼手胝足留下的。「醫學為生命增添歲月,復健為歲月增添生命。」這是連倚南對復健醫學的注解,他在這辦公室一待40年,醫師白袍高掛一隅,退休後仍以行動奉獻復健醫學。


復健 內科 中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