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日照時間變短,也是季節性憂鬱的好發時期。與一般憂鬱症不同的是,病人會感覺疲憊、愛睡、愛吃甜食、澱粉類食物、情緒低落憂鬱,短時間增胖好幾公斤,不同於憂鬱症造成的失眠、食欲差、體重減輕。若每當換季就憂鬱,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連續2年發作,就需接受專業診斷了。
季節性憂鬱隨著換季,春轉夏、冬轉春也會發生,但以秋轉冬較常發生,雖說原因目前不明,但相關文獻指出,身體對日照變化調適能力差,日照時間變短,攸關情緒的腦內血清張力素減少、褪黑激素分泌失調、維生素D缺乏等,這些綜合因素將導致憂鬱。
高緯度國家如美國南、北部,距離赤道近的佛羅里達州盛行率1%、北部另一州為9%;加拿大則2%到6%,台灣則無相關統計,但季節性憂鬱會反覆發生,有明顯的時間點,一經診斷須以藥物或心理諮商治療。
然而,不少病人卻認為,心情不好睡上一覺就好了,以睡眠來放鬆、緩解憂鬱情緒,但過度睡眠反而會造成不規則生活作息,甚至增加褪黑激素分泌,臨床研究發現更會造成疲倦、愛睡,影響日常生活。
不讓季節性憂鬱報到,除了多走出戶外曬太陽,調整飲食和增加運動,甚至到日照更充足的低緯度國家旅遊放鬆,避免憂鬱症上身。
(諮詢╱開業精神科診所醫師劉誠崇、整理╱記者黃安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